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转入退市板块绝非“新三板上市” 投资者莫当“末日接盘侠”

发布时间:2022-05-24 11:16:00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5月23日是东电退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该股成交放量达5076.11万股,环比增52%。《证券日报》记者在东电退股吧浏览发现,有多位投资者称自己在当日买入该股,将在新三板卖出。“买1000手进新三板” “去新三板,相当于新股上市” ……

  对此,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在最后交易日买入基本等同于赌博,转入退市板块绝非“新三板上市”。退市板块成交量极低,被强制退市的公司大多已经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未来极有可能从退市板块退出。随着A股退市常态化,将有大量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投资者若炒作退市股,大概率将亏损。

  炒作退市股

  大概率面临亏损

  投资者口中的“退市公司转入新三板”,实际是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依托原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设立并代为管理的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板块,简称“退市板块”。

  “投资者在退市整理期买入,基本属于赌博。”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强制退市的公司大多都是“僵尸企业”和“壳公司”,已经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一旦退市几乎没有翻身的希望。

  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退市程序衔接,加强退市公司监管,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同日,京沪深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和中国结算发布《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根据《实施办法》,个人投资者申请参与退市公司交易的,需要满足2年交易经验和50万元资产的门槛,并签署《风险揭示书》。

  进入退市板块绝非等同于新三板挂牌或新股上市。“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只是一种过渡,缓冲对投资者的影响。退市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风险较高。从长期来看,投资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更可能带来亏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年内42家公司

  收强制退市通知

  实际上,A股常态化退市帷幕早已拉开。记者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5月23日,长动退摘牌;5月24日,退市拉夏、退市中新将摘牌,至此,年内强制退市摘牌公司达6家。此外,还有11家被终止上市的公司已进入退市整理期;25家公司已经收到交易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这意味着,今年以来合计有42家公司收到强制退市通知。

  某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A股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增加,退市新规效果显现。其中,财务类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增多,被强制退市的42家公司中,财务类强制退市的数量占比达到90%以上。这也意味着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和A股市场退市常态化,未来上市公司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退市公司数量增长,体现出了监管层“应退尽退”、从严监管、强化退市“刚性约束”的态度。

  而在上述25家收到交易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的公司中,有12家向交易所提交了听证申请。

  “退市新规在细节上进行了诸多完善,压缩了以往退市规则中存在的规避空间。可以说,上市公司但凡缺乏上市流通必要条件或者存在严重侵害公众利益的行为,都会被肃清出局并受到相应的惩戒。”汪惠青表示。

  郑志刚表示,在终止上市前,给上市公司一个申辩机会,是所有资本市场的通行做法,也是资本市场法治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体现,退市程序亦走向规范。

  各方合力

  推动A股“优胜劣汰”

  今年以来,应退尽退理念深入人心,退市新规得到有力执行。在上述42家触及强制退市指标的公司中,有28家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审计报告,多家上市公司在发布年报业绩预告后即收到交易所问讯函。

  汪惠青对记者表示,有效的退出机制能够促进证券市场自我更新、提升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能力并优化交易双方的资源配置。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强调和督促审计机构发挥好“看门人”职责,加速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谈及未来,郑志刚表示,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保护机制完善,资本市场更加成熟,企业可以根据经营发展状况,理性做出上市或退市选择。除了强制退市,未来主动退市数量也会增加。

  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退市制度的有效落实需要多方面制度的配套协同,同时也要求各方严格履行自身职责。一是保荐机构在保荐环节需要加强对公司质地的筛查;二是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尤其是退市公司需要积极与各方沟通,稳定市场预期;三是监管层需要监督压实各方职责,加大对退市企业的稽查力度,并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证券日报)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