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 种子为基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的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突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
有种才能有粮。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奇迹。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种业安全关系粮食安全
从人类种植粮食开始,我们已经找到了很多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比如扩大种植面积,比如施用化学药品,但这些提升是有上限的。种植面积不可能永远增加,化学药品对粮食本身也有损害,比如化肥,到了一定浓度,就会烧苗。
最有可能在粮食增产方面实现突破的,就是选择优良种子。自古至今,新种子的发现和对原有种子的改良,在保证粮食生产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现种子和培育种子,是一个漫长而有趣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选种育种,是根据经验进行的。在看天吃饭的年代,人类一直对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进行着不间断的育种尝试。有趣的是,这一育种过程也决定了如今我们的食谱。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这是对粮食生长过程的概括,同时也说明着种子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在人工选种育种方面,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诗经》中,就有关于农作物选种和育种的记载,“种之黄茂”,意思是播种时要选色泽光亮美好的种子,才会长出好苗。到了汉代,则出现了“顺时种之,则收常倍”的“存优汰劣”的穗选法。在北魏,人们把选出来的纯色好种,种植在专门的种子田里,避免与其他种子混杂;收割时,先收割种子田里的作物,并单独存放。这是近代混合选择法的先导,实在值得我们引以为傲。
几千年来,我们形成了种地自留种子的传统。“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饿死不吃种子粮”,都说明人们对种子的重视程度。民以食为天,粮食自古以来是治国理政必须高度重视的“国之大者”。
据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以灾荒为由,向吴国借一万石粮食。第二年,越国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煮熟之后还给吴国。吴国将这些种子当作良种播到地里,最终颗粒无收,引发饥荒。越国乘机发兵打败吴国。
我们大可不必纠缠于故事的真实性。这些文字资料能被创作出来并流传后世千年,本身就体现着古人对粮食和种子安全的危机意识,也一遍遍提醒我们,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绊倒一个巨大的国家;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安全。
必须将种子安全牢牢握在手中
作为粮食的根本,种子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粮食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决定了价格,而价格决定了市场份额,以及人们培育这种粮食的积极性。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在他的《粮食危机》记述了美国曾经以种子为武器,对阿根廷进行的“农业屠戮”。20世纪90年代,美国种业公司以普遍低于市价的诱人价格向阿根廷出售大豆优质种子。当地农民纷纷放弃种植传统大豆而转向美国的新品种。几年时间,阿根廷99%的大豆市场被美国占领。无数阿根廷农民破产,阿根廷沦为国际市场上任人宰割的“鱼肉”。
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下,丢失种子主权的悲剧一再上演,触目惊心的事实警醒我们,种子安全不容小觑。
近些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在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进口量也达到历史新高,粮食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同样以大豆为例,曾经手握全球90%以上野生大豆种源的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达85.5%。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适度进口”是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进口越来越多,粮食安全对外依赖越来越高,对粮食安全可持续性的影响值得警惕和防范。面对暗流涌动的国际市场,要想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就必须将种子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形成的消费提档升级对粮食等基础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要在有限的耕地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产量,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向“吃得好”的食物消费升级,优化种子是关键,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如今我国大豆有进口依赖;大部分蔬菜、水果以及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国产品种有较强的竞争力,但能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农产品仍然存在差距。一些常见的蔬菜品种,如番茄、西兰花,种子进口比重较高。如果我国不能解决优质种子大量依赖进口的现状,我国农业将面临“卡脖子”风险。
育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创新过程
一个疑问随之产生:我们买来的种子不能种出来之后复制保留吗?
几百年前的人们将不同地方的种子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更优质的进行播种,以求获得生生不息的优质种源。这些行为短期之内看似是有效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种子的基因优势慢慢消失。俗语中有“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种源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一方面,良种的培育作为知识产权的范畴,需要我们严格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另一方面,世界上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他们利用技术优势开发出基因限制技术,即所谓的生物锁。一种是不育技术,另一种是农民自然无法保留的品种。总之,通过让下一代种子在许多方面不如上一代强大,实现技术垄断,对产品专利进行全方位保护。
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种子需求大国,中国的种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种子产业价值链与核心竞争力面临双重考验。
“面对挑战,如何增强紧迫感,提高品种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民族种业,培育出更多可供农民选择的高产、优质、高稳定性的品种,从而使中国种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摆在中国广大种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已故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这样说。
建设自己的种子银行
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种子,比如土豆和甘薯。它们进行遗传的秘密,就在于种质。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是生物体上一代传递给后一代的遗传物质。
前不久,大型纪录片《种子,种子》播出,讲述中国种业振兴的故事。通过纪录片,我们了解到,北京西北三环的中国农科院内,坐落着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国家作物种质库。这里共保存着52万份珍贵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可在库里保存50年以上。它们携带着遗传信息,犹如一个个生命的胶囊,随时等待着被唤醒。
种质资源是国家的关键性战略资源,谁占有的种质资源越丰富,谁的基因开发潜力就越大。国家作物种质库为中国的育种、科研和产业化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成为中国种业最可靠的银行。
建设中国自己的种子银行,是我国种业振兴的希望之一。随着我国科学家呕心沥血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
粮食与种子安全,一个关乎现在,一个关乎未来。
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口依赖程度有所缓解。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种质资源库建设、生物育种科技攻关、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3月1日,新修订的《种子法》正式实施,加强对我国种子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一大亮点。
随着我国启动国家种子基地建设,从海南、四川到甘肃,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全国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保障了全国70%以上作物的用种需求,让中国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健康。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截至目前,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自给率达100%,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
作者: 李自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