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合力,满足多元锻炼需求
各方合力,满足多元锻炼需求(全民健身添彩美好生活)
核心阅读
近年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各地各部门以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为工作原则,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全民健身的体制机制,让体育社会组织成为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让社区健身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发达,让竞技体育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在四川雅安,名山区乒乓球协会的工作人员开创了“跑着办”的办赛方式,靠着小三轮运输球台,一路指导组织比赛,让乒乓球运动走进室外球台尚未覆盖的社区、村镇。
近年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提出“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全民健身的体制机制”。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评价说:“让体育社会组织成为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力量,让社区健身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发达,让竞技体育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随着大众健身意识提升、健身需求多样化,协会、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的活力正不断激发。
“把比赛办到田间地头,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办到乡村、社区,才能让更多人享受乒乓球运动的快乐。”四川省乒乓球协会主席高亚翔介绍,协会2021年在全省组织乒乓球比赛超过1000场次,覆盖21个市(州)、87个县(市、区)、1350多个乡镇(街道),同时还“横向”与其他项目协会合作,共同助力全民健身推广。
以赛事活动为抓手,协会努力打造群众身边的乒乓球“运动圈”,拓展全民健身空间,也盘活各方资源。正如《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体育协会与体育行政部门脱钩。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四川省乒乓球协会2020年完成脱钩,在四川省体育局的指导和监督下,逐步完善相关制度。“我们制定了会员管理办法、教练员培养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基础性章程,同时不断完善项目推广的标准化建设。”高亚翔说。
《意见》提出,“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对此,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丁东认为,要理顺体育行政部门、单项体育协会、体育社会组织的关系。政府部门在履行好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兜底保障责任的同时,应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为协会和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去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广东龙舟队大放光彩,参加6项比赛均获金牌。龙舟运动在广东有着深厚基础,许多俱乐部经多年探索蹚出一条职业化道路,这支广东龙舟队正是由九江、顺德等地龙舟俱乐部成员为基本班底组建而成的。
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麦良说,依靠社会力量办运动队,以抓人才、抓能力、抓保障为核心,充分激活了省内群众体育的基础力量。“未来,我们要推进完成30多个省级非奥运项目协会的脱钩工作,逐步形成以体育部门为引领、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体育协会为驱动、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为支撑的新格局。”
发掘社区全民健身潜力
清晨的石家庄西三庄街道汇君城社区,已有热爱运动的居民在运动角打太极、健步走。在这个拥有约1.2万居民的大型社区里,居民利用公共健身器材锻炼身体的场景时常可见。“社区在规划建设阶段就为居民预留了体育锻炼的空间。近些年,大家健身热情高涨,我们增修了乒乓球馆、健身步道等,以进一步满足居民运动需求。”社区负责人魏丹说。
社区作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应为大众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便利条件,让体育融入日常生活,让居民一出家门就能“动起来”。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认为,《意见》提出“夯实社区全民健身基础”,就是要鼓励相关资源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倾斜,以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全方位织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
去年,厦门首届社区运动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进入100个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课程、体质测试等健身指导也被送到居民身边,切实增强了群众“科学健身、全民健身”意识,形成了人人参与运动、科学运动的良好氛围。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元欣认为,活动组织、健身指导等同样是影响群众健身“最后一公里”建设的重要因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下沉社区,首先要了解社区居民体育运动需求,结合需求、因地制宜,“社区要充分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也要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为居民健身提供多元化指导和服务,让社区的体育活动开展更规范、可持续”。
注入竞技体育发展动力
一场面向全国运动爱好者的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在跳绳打卡挑战赛上,举重选手石智勇、滑雪选手贾宗洋、蹦床选手董栋等奥运名将“秀”出跳绳技巧,分享训练经验,收获广大运动爱好者好评。
通过“云指导”、下社区等形式,越来越多的国家队、省队运动员变身健身教练,分享专业知识和技能,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也在逐步实现《意见》“推动更多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的目标。
《意见》提出,“建立国家队、省队运动员进校园、进社区制度,现役国家队、省队运动员每年要在中小学校或社区开展一定时间的健身指导服务。”对此,陈元欣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数字化传播手段,扩大运动员进社区、进校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动他们的训练方法、康复技巧等进行成果转化,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意见》提出,“推动体育系统管理的训练中心、基地、体校的健身设施以及运动康复等服务向社会开放。促进国家队训练方法、日常食谱、康复技巧等实行市场化开发和成果转化。”对此,丁东表示,未来相关工作的发力方向,包括推动体育系统所属的训练基地和体校体育设施分时段、分类型向社会开放,推动竞技体育训练、膳食、康复等成果赋能人民群众科学健身,运用运动损伤康复方法和运动训练新科技打造覆盖不同人群的健康促进方案等。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在丁东看来,随着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步,各级人财物投入力度会逐渐加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和“含金量”将持续提高。
本报记者 季 芳 李 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