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激活古籍里的文字——赓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

发布时间:2022-06-01 11:30:00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这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的载体,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对珍贵古籍的保护、修复和活用,关乎中华文脉的延续与传承。

  从“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写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党和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从在全国各地引发观展热潮的“册府千华”系列展,到深受观众喜爱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从泛黄的纸页里走出来、活起来……

  拥有“身份证”

  打开中国古籍保护网“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孔子博物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收藏单位编纂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呈现在眼前。

  这是全国古籍普查工作重要成果中的一项。

  卷帙浩繁的古籍历经岁月沧桑,记载着千百年来的中华文明故事。在朝代更迭、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下,大量古籍或流散各处,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那么,留存至今的古籍还有多少?

  为摸清家底、传承文脉,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实施。作为基础性工作,古籍资源普查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苏品红介绍,目前,全国古籍资源分布和保存状况基本摸清。全国古籍普查完成270余万部另1.8万函,30个省份基本完成汉文普查工作,占预计汉文总量的90%以上;共2861家单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占预计存藏机构总数的96%以上。

  通过名录评审和普查,还新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献,如《永乐大典》“湖”字册、3件重量级唐代早期印刷品、《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等。

  普查,让每一部古籍都拥有了“身份证”。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已经累计发布264家单位古籍普查数据797.3万册/件。《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累计出版509家收藏单位的普查目录共计123种189册,收录127万条款目,天津、重庆、浙江、宁夏、湖南等省已完成普查登记目录出版。《中华古籍总目》天津卷初稿编纂完成,国图卷、湖南卷、浙江卷编撰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普查登记的基础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审命名工作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至今,已先后评选并公布了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累计收录古籍13026部;命名了六批共20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妙手焕新生

  年初,国家图书馆宣布历时8年之久的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正式结项。在科技手段辅助下,300多册一级破损古籍得到妥善修复,风采再现。

  虽说纸寿千年,可在时间的流逝中,大量古籍褪去了往日光彩,絮化、酸化、虫蛀、霉菌……有些古籍甚至变成了无法翻看的“书砖”,或一碰就碎,像饼干渣一样。

  面对古籍“变老了”“生病了”,古籍修复师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努力与时间赛跑,埋首故纸堆,妙手化腐朽为神奇,让一叶叶满目疮痍的珍贵古籍重现风骨,焕发新生。

  10多年来,依托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以点带面推进古籍修复工作,全国古籍修复总量已超过385万叶。其中包括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藏“纳格拉洞藏经”、山西宋辽金元珍贵古籍等一批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

  修复的过程,也是技艺传承、人才培养的过程。以“天禄琳琅”修复项目为例。2013年,“天禄琳琅”修复项目启动,项目队伍也随之组建。“60后”资深修复师带着“80后”年轻人一边修复,一边研究、教学,在修复过程中还开展了青年修复师培训和有针对性的材料检测、研发等工作。由此,一批年轻的古籍修复人才逐渐成长起来。

  古籍修复,人是关键。苏品红表示,通过在职培训、师徒传承、高校教学等途径,全国修复师数量已经从15年前的不足100人,成长到现在约有1000人。科学、规范的修复得到了很大发展。

  加快数字化

  长期以来,古籍都面临着藏用两难的局面:每一次翻开,古籍都有损坏的可能;束之高阁又无法实现传承利用的价值。

  古籍数字化开放共享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作为古籍再生性保护的一种,数字化让许多珍贵古籍面向更多人展露“真颜”,各地读者可随时随地访问指尖上的图书馆,品读中华优秀传统典籍,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研究和古籍知识推广。

  在中国古籍保护网“中华古籍资源库”页面上,点开“永乐大典”选项,无需登录即可在线阅读,屏幕前文本清晰,还可以放大观看,纸页上岁月的纹理似乎都能感受到。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目前已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包括数字古籍、数字方志、赵城金藏、甲骨世界、宋人文集、碑帖菁华、年画撷英等多个子库,读者无需注册登录即可阅览全文影像。

  在这些子库中,记者发现还包括“哈佛大学善本特藏”“法藏敦煌遗书”等海外中华古籍数字资源。据悉,在国内古籍资源数字化的同时,海外中华古籍调查暨数字化合作项目也在持续推进。海外藏《永乐大典》、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汉籍、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等一批流散海外的珍贵古籍通过数字化形式得以回归,日本永青文库36种4000余册汉籍实现实体回归。“海外中华古籍书目数据库”累计收录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万条书目数据。

  此外,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还举办5次古籍数字资源发布活动,先后联合39家古籍收藏单位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超过2.2万部,包括上海图书馆藏家谱和特色古籍资源、山东省图书馆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天津图书馆藏明清刻本、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善本古籍、家谱及部分目录学资源等,实现了全国古籍数字资源的广泛共享。

  文字活起来

  服饰史研究者陈诗宇多年致力于古代服饰的考证和复原。他通过查阅、比照大量古籍,让书中静默的文字和图像重新熠熠闪光。文博节目《国家宝藏》、古装剧《清平乐》等中出现的衣饰,有不少出自他之手。

  这是近期上线的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中的一段。在纪录片中,观众跟随镜头,目睹学者修复古籍、艺术家演绎古籍,感受到原本有些晦涩难懂的古书逐渐鲜活起来。

  古籍,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近年来,古籍活化开新篇,多方共同努力不断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激活了古老文字的生命力。

  推出一系列展览,唤起文化记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册府千华: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等系列专题文献展览和历史文化专题展览等,推动了古籍保护知识与理念的传播。

  开展一系列活动,传播古籍知识。以保护珍贵古籍为主线开发的线上、线下实景解谜游戏,让大众在趣味游戏中了解珍贵典籍的文化知识;全国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大会”,通过现场体验普及传统晒书知识,讲述古籍中的故事;“我与中华古籍”创客大赛、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古籍相关系列讲座的举办,也拉近了古籍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开发一系列文创,展现古籍之美。甲骨文十二生肖创意钥匙扣、荀子劝学篇冰箱贴、汤显祖与莎士比亚T恤……全国多家图书馆依托古籍资源推出各种文创产品,用创意激活古籍里的文字,让传统典籍“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外,各种文化节目、纪录片、短视频,以影视、音乐、漫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古书里的文字,借助当下的传播手段,让中华文明故事得以广泛讲述。

  古老的典籍,正迸发出时代活力,带着中华历史文化智慧走近大众,温润心灵,嘉惠当代。

  本报记者 赖 睿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