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虎8质量投诉不断 主动召回才是奇瑞该有的担当
从油门踏板震动的多发性故障,到大灯盲区过大的疑似设计性缺陷,奇瑞主销车型瑞虎8引发了大量车主投诉。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关于瑞虎8的投诉,有近期发生的新问题,也有难以彻底解决的老问题,且都涉及行车安全。
然而,针对车主反映的问题,奇瑞官方的反馈却令人失望,给出的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对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涉及生命安全的问题,奇瑞一直未给出根治方案,也没有实质性的召回计划,令人费解。
油门踏板震动反复维修,问题车让车主“饱受折磨”
今年3月,家住浙江的李建军购买了一辆奇瑞瑞虎8 PLUS。新车刚开出4S店,他就发现,发动机转速在1500转的时候油门踏板震动剧烈,好像“触电”一样,整个脚都是麻的。
“我将油门踏板震动的问题告诉了销售人员,他说要向厂家反馈一下情况。过了几天,厂家寄来了一个刹车踏板。”李建军说,原以为油门踏板震动,换一个新的就好了,没想到解决方式却是换刹车踏板。
至于为什么要更换刹车踏板,李建军表示他并不清楚,4S店也未给出明确解释。但更换新的刹车踏板后,震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是缩短了一点震动时间。
一周后,4S店将李建军约到店内,再次进行车辆检测。一位维修人员对李建军说,可能是变速箱换挡时发生的震动传动到踏板,才导致了这种情况。
李建军表示,他开了七八年的车,能分清变速箱震动和油门踏板震动的区别,4S店不应把客观存在的问题随意搪塞过去。
或许是觉得这样的说辞不能“骗”过他,4S店承认,车辆确实存在油门踏板震动的问题。针对此情况,维修人员在刹车踏板上加装了两块配重块,但李建军在试车后,感觉踏板震动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4S店提出,可以将原车的线控刹车更换为两个独立的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
李建军说:“我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把车修好。毕竟我们开车的时候脚要经常放在油门上,这么抖谁都受不了。”
然而,经过多次维修、更换配件,故障始终存在。当李建军询问是否还有其他办法时,4S店表示,需等待厂家给出解决方案,待有了解决方案后再进行维修。
来自重庆的王宝军也因油门踏板震动“饱受折磨”。今年2月,王宝军购买了一辆瑞虎8 1.6T逐风+。与李建军一样,他也是新车刚开出4S店就发现了问题。
王宝军说,后面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更换刹车踏板、加配重块等,前后一共修了4次也没有解决问题。
其间,王宝军一直与4S店交涉,希望将问题“彻底根治”,而销售人员却一直试图说服他油门踏板震动是正常现象,其他车辆也有这种情况,让他理性看待。
王宝军认为,奇瑞不能彻底解决油门震动的问题,这对驾驶员来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命安全。于是,王宝军向4S店提出,希望能退换车。
令他惊讶的是,4S店的工作人员以“同一型号的车都有可能出现油门踏板震动的情况”为由拒绝换车,厂家也以油门踏板震动不属于质量问题拒绝退车。
经过多次协商,4S店提出,给予王宝军几千元的补偿。王宝军告诉记者,他要求在协议中写明“是由于多次维修油门踏板震动问题无果才支付的补偿金”,但4S店却拒绝在协议中标明这是“问题”。
“人家是大企业,我们这些车主‘人微言轻’,除了妥协,又有什么办法?”王宝军无奈地说。
针对瑞虎8油门踏板多发性故障问题,记者致电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黄招根。他表示:“我们监测到有部分消费者反映了油门震动问题,但并不是全部。目前我们有技术改进方案,这个情况基本上都解决了。”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出现此问题的瑞虎8车主普遍反映,车辆修不好,也无法退换车。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在汽车三包有效期内,车辆因同一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4次的,消费者凭购车发票、三包凭证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者退货的,销售者应当更换或者退货。
大灯盲区存在安全风险,厂家建议车主“埋单”
除瑞虎8系列车型存在油门踏板震动的情况外,瑞虎8原厂大灯盲区问题也是车主反映的重点。广西车主刘青云向记者表示,2020款瑞虎8的原厂大灯两侧盲区较大,出厂时就存在设计缺陷,转弯掉头的时候非常不安全。
“刚买车不久,我在贵州跑山路,由于前大灯照射角度不够,晚上根本看不到车身两侧,转弯的时候把右侧转向柱都撞弯了。”刘青云回忆说,从上次出现事故之后,他现在都不敢晚上带家人开车出门。
针对瑞虎8原厂大灯盲区过大的问题,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奇瑞客服咨询。客服表示,这款车的灯光设计符合国内的灯光法规要求,并且亮度超出法规要求;作为出口车型,此款LED大灯也通过了欧洲市场对灯光照明亮度的相关认证。
当记者强调,记者询问的是大灯盲区过大而非灯光亮度的问题时,这位客服用不耐烦的语气说,“您可以进店试车!”
“厂家一直强调灯光亮度,不正视车主反映的实际情况。是不是真的要出了事故才能被重视?”对奇瑞汽车官方的回复,刘青云表示,奇瑞一直在“打太极”。
经过反复沟通后,奇瑞客服表示,如果有客户反映瑞虎8有大灯盲区过大的情况,厂家有增加辅助灯光的方案,需要车主自费2800元(原价3500元)更换前保险杠及加装辅助照明灯具,但改装后会对年检造成一定影响。
“厂家的设计缺陷为什么要让我们车主埋单?”刘青云说,奇瑞采用这种解决方案,是把自身的错误转嫁到了车主身上。
针对此问题,黄招根告诉记者:“我们早已监测到用户反馈瑞虎8前大灯盲区过大的问题,经过多次测试,前大灯的亮度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而由于各地区实施车辆年检的政策不同,绝大多数改装后的瑞虎8都能通过年检。”
事实上,瑞虎8大灯盲区过大问题早在2019年就已曝出。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主投诉,可以确信这并非个例。然而,奇瑞始终不承认大灯存在设计缺陷。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奇瑞提出让车主自费2800元改装,存在不能通过年检的风险,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会伤了老车主的心,还会对奇瑞的品牌声誉和售后口碑造成一定影响。
“前大灯视野盲区是瑞虎8切实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安全隐患,奇瑞理应把问题车辆进行召回维修,并对维修后的车辆进行备案,对用户负责。这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位人士说。
迟迟不召回,是技术原因还是成本考量
“以行业经验判断,当车主投诉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会启动缺陷调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如果是小规模的投诉,出于成本考量,车企一般会选择“私了”解决。
近三年,奇瑞控股集团每年都会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实施召回计划。
2020年,受调查影响,奇瑞召回部分艾瑞泽7e,共计4000辆;召回部分瑞虎5,共计190352辆。
2021年,受调查影响,奇瑞召回部分艾瑞泽5e,共计1407辆;受调查影响,召回部分瑞虎3x,共计82867辆。
2022年,受调查影响,奇瑞召回部分艾瑞泽5(艾瑞泽5/EX/GX),共计121881辆,部分2016款瑞虎7,共计24750辆;奇瑞捷豹路虎召回部分国产2020款路虎发现运动版、2020款路虎发现运动版新能源汽车,共计30517辆。
值得注意的是,在3年6次召回计划中,有4次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汽车召回的成本确实不低。”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对记者说,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些故障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彻底解决,从而回避召回。
那么,如何促使车企主动对问题产品进行召回,或者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启动缺陷调查呢?广东世纪人律师事务所律师于大钊向记者支着儿,代表人诉讼由于社会覆盖面广,更能够得到政府、媒体和社会的关注,有利于促进社会对车企的监督,在汽车确实存在质量问题时,可以积极促进厂家召回。
他表示:“汽车出现群发性问题,消费者可以选择集体诉讼,具体的赔偿方式要依据当事人的诉求以及多方协商的结果确定。代表人诉讼的生效判决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有约束力,对以后另行起诉的权利人也会有预决效力。”
在汽车高级工程师蒋建平看来,国内汽车市场之所以会存在“车企回避主动召回”这样的“怪象”,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从车企方面来讲,付出巨大代价进行召回,不如私下处理以减少成本支出,并降低对品牌形象的影响;二是违规成本太低。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生产者若违反规定,‘隐瞒缺陷情况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蒋建平说,这个违规成本相比大规模召回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实施召回的缺陷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采取修正或者补充标识、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缺陷。生产者应当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送缺陷汽车产品的费用。
对于瑞虎8车主遇到的“糟心事”来说,或许只有召回了,问题才能得到最终解决。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2年4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6.4%,同比增长9.6个百分点;1-4月累计份额46%,较2021年同期增长8.3个百分点。4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57.7%,较2021年同期份额增加16.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接受自主品牌。
2022年4月,奇瑞集团销售汽车55588辆,同比下滑27.6%。销量增长乏力,主力产品投诉不断,让奇瑞完成今年销量目标难度陡增。相较于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的扩大,奇瑞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地位正在逐渐下滑。
汽车召回体现的是车企希望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是维护消费者对于品牌信赖感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产品安全以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刘志超说,作为消费者,其实都希望我们的民族品牌能够越来越好,也都愿意用钱包来支持,希望车企不要寒了他们的心。
“我在等着奇瑞给出一个根治的方案,也许还有希望”,李建军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建军、王宝军、刘青云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