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发行量升至全球第二位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连润
“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跃升至全球第二位。”这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研发中心7月4日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报告2021》中公布的数据。该报告预测,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并预计在绿色金融政策进一步改革以及投资者需求上升的支持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将持续。
市场地位稳步提升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为1992亿美元(近1.3万亿元人民币),跃升至全球第二位。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2021年的发行量较上一年增加444亿美元(2863亿元人民币),增幅186%,领先于其他主要市场。
发行人方面,2021年,非金融企业的绿色债券发行量首度超过金融企业,在整体绿色债券发行量中占比最大。《报告》显示,2021年,非金融企业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增长482%至312亿美元(约2011亿元人民币),占整体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量的46%。金融企业发行量增长237%至240亿美元(约1550亿元人民币),占整体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量的35%。
从投向来看,2021年,近九成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流向了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报告》显示,其中,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募集资金占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整体募集资金(境内外)的60.6%;用于低碳交通的募集资金占中国整体绿色债券发行量的18.8%;用于低碳建筑的募集资金增长83%至61亿美元(393亿元人民币),占中国整体绿色债券发行量的8.9%。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表现更突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区研究主管邓曼姝在《报告》发布会上称。
“尽管同比增长迅猛,但贴标绿色债券在中国总体债券市场的占比只有约1%,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报告》认为。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需要更大规模的投资帮助实体经济实现低碳、零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绿色金融的推动,也需要其他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支持更广泛的转型经济活动。”《报告》认为。
《报告》提到,国际能源署表示,如果中国实现“十四五”规划中列出的短期能源目标,将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三个关键领域的进展,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以及减少煤炭使用。国际能源署还表示,到2060年,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需要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7倍,中国的电力行业才能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报告》预计,在绿色金融政策的进一步改革以及投资者需求增加的支持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增长势头将持续。政策在标准制定、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创新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利于培育更大规模的市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披露是直接融资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史祎认为,对符合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的绿色债券,可考虑设立绿色发行通道,对其优先审批和注册,提高绿债的发行效率;对于绿色信贷ABS也可按照中债绿色指标进行信息披露,对符合环境效益披露标准的给予政策优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