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三级体系 “点面结合”织网提升疫情应对、救治水平
中新网上海7月26日电(记者 陈静) 记者26日获悉,上海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示范诊治中心(组长单位),建立首批由5家市级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9家区域临床诊治中心共同组成的“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网络体系”。
据介绍,“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网络体系”是“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内容之一,致力新发、输入、罕见及不明原因等传染病的临床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健全传染病救治平台,初步建成“平战结合、分层分类、定位明确、高效协作”的传染病临床诊治三级网络体系。
这意味着由点及面、纵横连线的网络,进一步完善健全上海的传染病临床救治体系,不断提升上海的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健全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从而为城市公共安全筑起一道防护屏障。
在此基础上,上海将发展覆盖全市医疗体系,构建基于该网络体系的完整传染病培训机制,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学科,建设传染病临床诊治基地和应急救治培训平台。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的传染病临床救治体系经受考验。为充分提升疫情应对水平、均衡诊治力量分布、增强临床救治能力,亟待构建完整的传染病临床救治网络。
据介绍,在相关项目建设中,上海探索系统性形成传染病临床诊治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救治能力,推动医防融合,提升综合性医疗机构传染病诊治能力。该方案分层分类,根据不同级别医院,分别制订不同的建设标准等;网络体系内各诊治中心职责明确,分别承担不同的传染病救治任务;充分体现高效协作的理念,在分级转诊、协同救治、人才培训等领域展开优化和提高。
以“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为核心的传染病临床诊治网络体系,制定示范中心、市级及区域传染病诊治中心三级体系建设标准并进行推广,通过诊治中心、救治体系、人才队伍三大核心的架构和协同救治、会诊转诊、考核培训三大支撑平台的建设,完成基本的框架组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示范诊治中心率先成立,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设置单位——华山医院承担。作为上海传染病救治服务体系的技术指导单位,示范诊治中心主要负责引领全市传染病救治的临床、教学、科研、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并在上海市卫健委的领导下,推动上海传染病医学发展,牵头制订申城各项传染病救治标准和诊疗规范,组织相关培训。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表示,作为上海市传染病救治的重要基地,网络体系也是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重要补充,具备聚集性疫情暴发时大规模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集中收治能力,能第一时间驰援其他疫情严重地区,承担本区域内重大疫情救治培训任务,托管或指导当地定点医院提高综合救治能力,协同区域公共卫生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检测预警和形势研判,以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治水平。
目前,“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网络体系内的传染病救治能力已获大幅提升,尤其传染病隔离救治能力大增,15家市级、区域中心隔离病房总床位数达527张,较建设前明显增加,通过应急腾空的机制,使隔离床位可达1200张以上。在设备配置方面,各家医院均按照建设方案增加了重症救治设备配置,同时制订了平战结合模式及调控机制,根据不同应急情况有明确预案。
网络体系的重症救治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15家医院24小时内可腾空的重症隔离病房达42间、床位188张,并建造了一定数量的负压隔离病房,负压病房达57间、床位91张。各中心由核心科室(传染、重症、呼吸)及支撑科室的多学科团队建成多学科协作的救治模式,配置专门的协同救治专家团队。各级中心还配备ECMO、呼吸机、高流量呼吸湿化仪等重症救治所需的先进医疗设施,并保障应急物资储备。
此外,网络体系的传染病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提高。各中心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平战结合的应急方案,在隔离收治床位、发热门诊收治规模、检测能力、重症救治能力、应急队伍组建等方面均有明确应急预案。据介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24小时内做好应急响应,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在应急专家库储备及应急救治队伍组建方面,上海将匹配和培训“召之能战”的人才,实现各区域内拥有一支处置区域内疫情的专家队伍和实战队伍,响应全市统一部署,并建设妇产、儿科、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及中医药传染病救治人员储备。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介绍,通过三级救治体系建设,传染病救治人才队伍迅速组建。上海形成融合型综合性的100余人传染病专家团队,传染病救治人才队伍有600余人。网络体系内建立持续平台化运作的上海市传染病救治专业人才队伍, 年龄梯队合理、战备力量与预备力量结合,能处置多学科复杂问题,可区域内独立运作,也可全市协同作战,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作为第一梯队驰援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网络体系内还组建固定的多学科协同救治专家组,在重大疫情时迅速反应,特别根据新冠疫情救治经验,将充分发挥各相关临床学科如重症、呼吸、护理、中医等协同作用,保证救治工作有序进行。(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