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夏季多发 青少年患者综合治疗正当时
“白癜风夏季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打好由内而外防治‘组合拳’……”夏季天气湿热、日晒强烈、饮食作息不规律等都给白癜风病情带来负面影响。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林华主任提醒,夏季是白癜风发病和扩散高峰期,也是防治关键期,应针对节气特点以及病因、病情等,因时而异开展综合防治,双管齐下。
白癜风夏季多发 护理因时而异
白癜风是目前较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白斑病,白斑的面积有大有小、数量有多有少,可发病于人体皮肤、黏膜、毛发等不同部位。林华指出,虽然该疾病发生并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夏季往往更易发作与扩散。因其并不是单纯的皮肤病症,而是和人体脏腑、血液、免疫等“内环境”密切相关的综合性疾病。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需要更多营养,然而白癜风患者内在机能受损,免疫系统紊乱,血液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不能为合成黑色素提供充足的营养。另外夏季阳光紫外线强烈,容易引发皮肤的应激反应,更易损伤黑色素细胞,致使白斑出现反复和加重。因此患者夏季护理的一项重点就是防晒。阳光强烈时要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做好各项防晒措施,比如打遮阳伞,穿防晒服等。
夏季护理也不能忽视自身免疫的调节。“中医《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林华介绍,中医认为免疫力是调出来的,阴阳平衡是正气存内的状态。患者夏季改善免疫也要顺时养生,扶正固本,调和阴阳。合理安排作息,充足的睡眠能缓解疲劳,改善免疫。适当参加锻炼能促进人体内循环,增加免疫细胞活性。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
夏季高温,人体大量出汗会带走体内电解质、微量元素等,汗液中的无机盐对白斑也会造成一定刺激。所以白癜风患者夏季注意适当补水,定期清洁皮肤,保持卫生,可以穿一些透气性好、柔软宽松的衣物。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大,要饮食均衡,保证营养。从中医角度讲,夏季应注重强心健脾。饮食清淡一些,减少肠胃负担,可以吃些绿色蔬菜以及苦瓜等苦味食物,少吃辛辣刺激和过凉的食物。
综合防治 夏季治疗有“法”可依
白癜风夏天加重还与一些患者治疗用药不规范有重要关系,对病情起到了反作用。林华介绍,很多患者都曾有不规范的治疗经历,出现症状后不确诊、不分型、不找发病原因就盲目治疗,有的因滥用药物出现治疗无效、抗药性、药物过敏、大面积发展等现象。
林华提醒,夏季治疗白癜风也是有“法”可依的,不能急于求成。
一是先检查后治疗。辩证论治是中医临床重要原则。具体到每名患者,其病因、病情、身体条件等都存在差异。即便同一名患者,白癜风不同部位、不同发展阶段也有区别。所以不管夏季还是其他季节,首先要重视检查,查找发病原因,科学分型、分类、分期,进行个性化治疗。例如每名患者入院后都需进行全方位检测,了解病情处于哪一期、哪一型,目前什么状态,有没有基础疾病等,然后针对每个患者给予个性化的诊疗。
二是由内而外、综合治疗。中医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白癜风不仅是皮毛之疾,而是脏腑、气血的生理、病理在皮肤上的反映,即“有诸内必形诸外”,“没有内患不得外乱”。目前该疾病治疗方法比较多,但因为发病原因复杂,各种因素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单一治疗方法或单种药物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夏季治疗需要把握重点,着眼整体,结合表皮白斑治疗用药,进行由内而外、综合治疗,才能好得更彻底。
身心同治 儿童青少年暑期治疗正当时
夏季人们穿衣较单薄,白斑暴露在外,十分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很大心理负担。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承压能力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疾病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影响往往更加突出,很多患儿性格孤僻、不自信、不能融入集体,妨碍正常学习、生活、成长。
林华指出,中医十分重视情志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精神因素也是白癜风不可忽视的诱因之一。长期精神紧张会消耗人体内的酪氨酸,降低黑色素合成,加重病情,形成一个不良循环。家长平常要多关爱孩子心理,帮助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让孩子产生积极自我认同,增强自信,引导孩子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通过合理方式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同治”。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暑期也是一个治疗的有利时期。首先,该类患者大多处于发病早期,治疗相对容易,而且暑期学习压力减轻,时间充裕,有助于持续治疗,增强复色效果,巩固疗效。同时,临床治疗显示,夏季人体机能活跃,新陈代谢旺盛,如能在精准检测前提下,及时采取正确有效治疗,机体可以更快更好吸收药物,充分发挥药效,缩短治疗周期。针对免疫系统紊乱的孩子,除了生活调理,还可以通过药物等调节,增强抵抗疾病的“战斗力”,但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免疫越调越乱。
据了解,正在进行中的白癜风“告白行动”公益活动“暑期档”将持续到本月底,全国范围内的患者均可申请免费检测、健康资助和心理辅导,18周岁以下符合条件的患者还可以申请治疗资金资助。
文/本报记者 陈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