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专业,如何驰上毕业“赛道”
高考秋招近日尘埃初定,如何选专业却是年年不息的话题。
多年来,高等教育呼应国家科研经济需求,新专业不断涌现。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至今,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
近几年,带有“智慧”“智能”“互联网”等标签的专业尤为引人关注。它们是对接人才需求的未来热门,还是名字唬人的跟风之作?社会围观的目光审慎,填报志愿的鼠标忐忑。
考生作出选择的4年后,就业既是人生新赛道的开始,也是回溯当初明智与否的证明。让我们寻找和记录新增专业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故事,听听人力资源专家的直言吧。
热门标签下的舍与得
统计显示,近3年来,工学类新增专业占比较大。2019年度,31种新增本科专业中,20种为工学专业。2020年新增专业数量37种,工科相关“智能”“智慧”专业占8个。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为近期高考相关热搜词。不少学校新增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交叉学科,推进“人工智能+”的赋能……一系列数据表明,带有“智”字标签的全新工科类专业正成为新增专业里备受关注的部分。
陈宇:面对四选一
4年前,江苏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三学生陈宇正赶上潮起。她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同济大学的传统招牌建筑系,第二志愿是当年第一届招生的智能制造工程,最终花落后者。
“虽然是新专业,但我考虑智能制造是新闻里国家一直倡导的,好好学,一定会有比较好的综合成果,未来选择方向也多。”小陈说。当时的自己可能更关注“智能”两个字,一心想做机器人,后来开学一看,不是这么个事儿,课程中涵盖电子信息、控制工程、管理科学和机械工程。
找工作,小陈起步很晚。去年秋招时,她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上。年初分数出来,不确定能否进复试,她才进行两手准备,3月春招期间,开始正式求职。
“其实我还蛮淡定的。如果想要互联网大厂的岗位,春招确实晚了点,机会不多。但是我想找的岗位,最好能专业对口。我的专业是智能制造工程,偏重于制造类企业中与机械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岗位。”在陈宇看来,实体经济中合适自己的机会相对而言比较多,春招,不晚。
简历准备过程中,她比较注意主次分明。比如介绍课外实践时,将与同学一起完成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模型和大数据驱动下的刀具智能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放在首位,并详细介绍。而另一个国家级创新大赛的实践经历则一句话带过。因为前者可以具体展现在互联网深度学习知识和软件运用方面的能力,后者虽是“国家级”,但项目涉及领域是能源,与就业目标不是那么对口,提一下,体现在科研方面的参与度和知识拓展能力即可。
通过学校就业网和就业中心推送信息等渠道,陈宇一共投了不到10份简历,对象主要为信息类企业和有新能源、智能驾驶研发需求的传统汽车企业,获得了不少面试机会。她觉得,外界对于专业前景的看好,以及学校“光环”,在求职过程中给自己增加了优势。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面试,有点猝不及防。”小陈记得,当时自己把用于考研的面试准备进行调整,往职业方向靠,重点回忆参加过的科创项目细节,还专门打电话跟项目组的同学确认。结果在正式面试过程中,这一部分果然被问得很深。“面试官的问题涉及机器学习、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和模型特点等,幸好有准备。”她说,问题也涉及比较陌生的领域,自己会尽量往熟悉的知识范畴引导,实在回答不出,就实话实说。有的企业面试官对她就读的新专业很好奇,会问及对智能制造、新工科的理解。
此外,还有一个环节,小陈也专门准备过。那就是几乎每个面试结束前都要面对的问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当时我问了不少,比如如果录用的话,企业会给我怎样的职业规划,企业对自动驾驶的布局是怎样的,怎么看新势力汽车企业和传统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回答。”小陈觉得,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彼此重视和深入了解,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最终,她获得4个录用意向,来自传统汽车生产、工业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她在车企和工业机器人制造两家之间犹豫。前者是自动驾驶的研发岗,专业格外对口,工作实践中,还能在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等领域更加专精;后者,能圆高三那个“造机器人”的梦想,吸引力也很大。不过最终,她还是放弃了机器人,因为这家企业近期会迁往较偏远的地方。“生活质量,在我求职的过程中有一定权重,通勤时间不能过长,距离长压力大,幸福感就降低了。”小陈说。
本月起,陈宇正式入职,她已经做好准备,早早投入新“学期”——公司内部有专业学习平台,不仅为毕业生从学校到上岗提供衔接性培训,也有包含大量前沿知识的在岗提高班。
何燕:简历投到10份就停了
早上8时30分,何燕一身灰色工作服,走进金桥路535号的中船航海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上班很开心,很多学的都用上了。”
小姑娘今年刚从上海杉达学院沪东工学院毕业,填报志愿时,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才第二年招生,就业行情缺乏可参考值。爸妈开始不同意,一直劝着“女生学会计不好吗?又保险又稳定”。
小何倒很坚持。她觉得自己喜欢数学,也擅长数学,学理科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智能控制技术虽然是个新专业,但智能制造代表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了解下来,课程包括程序设计、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感觉会很有意思,而且未来就业应该也不愁。
“还记得当时我跟爸妈说,我不是因为热门就去报,就想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她说,事实证明“我喜欢”确实很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心无旁骛,特别是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有动力去克服,坚持下去不后悔。
学习过程倒有点出乎意料。小姑娘没想到,上大学,专业还那么“先进”,学校会在教学体系中专门安排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不仅要学,还要学好,要尽力拿到电工技术中级证书。
“之前电气控制都是学的理论知识,电工技能上手后,脑子里电路图更清楚了,后来上其他课,还有点触类旁通。”小何记忆犹新,之后找工作面试自我介绍,她还专门向面试官“晒”证书,希望锦上添花,因为那也是自己的“技能树”。面试官听了直乐,笑着连说“好的”。
毕业找工作,小何没有去社会第三方平台,学校给毕业班组织双选会,提前很久就公布了参加的企业名录,上海电气、振华重工等企业的智能系统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岗位不少。她认真做功课,一一了解,希望能学以致用,不辜负这几年的努力。双选会现场,何燕准备了15份简历,投出10份,就停下了。
“来招聘的老师比较爽快,聊得挺深,现场就有点定下来的样子,我就没有多投。”小何说,很快自己就拿到实习四联单,去年12月到今年6月底实习,7月正式上班。
认清自我后的守与变
万平安:面试中管窥行业
8月4日,是吉林姑娘万平安在上海一家大型化妆品集团工作“满月”之日。2018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全国首次设立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4年后,她与42位同学一起作为首届毕业生,开启求职之路。
目前,国内化妆品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全国4000余家品牌公司与近1000家化妆品原料公司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较大。然而此前,化妆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往往分散于本科院校的精细化工、化工工艺等专业中。专业性要求高、行业特色突出的专业设置迫在眉睫。
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率先增设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以来,至今已有近20所高校新增了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
万平安是带着爸爸“化妆品是女孩子一辈子的事业”的鼓励,来上海念大学的。大一的化学、数学基础课,让她见识了化妆品远没那么简单。而大二开始的实验周让她不仅爱上了这个专业,也爱上了做菜——实验要求亲手调制配方,唇膏、面霜、面膜液、护肤精华等一一从手上诞生时,她发现,这跟烧菜调味火候差不多嘛。烧菜讲究口感,调配化妆品讲究肤感,相通的是,配方中个别成分稍有增减便可牵动整体变化。
“我之前不太会做菜,甚至有些恐惧,现在煸豆角、面筋塞肉都是拿手菜。”小万说,人体感受同宗同源,好像醍醐灌顶了。此前学校组织第一届“相宜杯”大学生化妆品产品设计大赛,外校参赛队伍表现极佳。第二届举办时,她和同学憋着劲儿努力,在老师和学长的指导帮助下,他们研发的多重防晒乳拿了特等奖。“这个配方就跟烹饪一样,追求各方平衡,比如要降低刺激、不能太油,肤色要自然,还得确保防晒指数,可费劲儿了。”
3月,万平安开始求职,向心仪的5家化妆品企业投出简历,却杳无音信。疫情之下,不少企业推迟了招聘工作,简历石沉大海,小万慌了。4月第一天,她接到了一家大型国有化妆品集团人事部门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通知进入面试环节。
“参加面试,好像也成了我观察化妆品行业的一个小窗口。”万平安说,比如,有的面试官是比较高层的领导,对她直言“我们想要做中国一流的原料公司”;有的面试官阐述企业理念时,十分强调创新。虽然传递出不同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目标,但共同点是从业者充满热情。“能感受到,虽然疫情带来一定影响,可能暂时遭遇困难,但这个行业充满朝气。”万平安说,“我也更迫切想要加入。”
几次面试后,小万一共拿到3个录用意向,包含配方师和市场部岗位,考虑再三才决定选后者。一方面,她有点犹豫,本科时学的专业知识在研发岗中会不会遇到天花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小万觉得自己在与人打交道和在营销策划领域可能更有所长,再配合化妆品专业知识打底,更加适合市场岗。
据了解,国内每年培养的化妆品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足500人,专业人才输出与化妆品产业发展是不相匹配的。在业内专家看来,化妆品产业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因此化妆品专业与其他优势学科协同发展是未来方向。比如“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与“皮肤科医学”融合,“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与“生物技术”交叉发展等。
申树藩:心里有朵小火苗
2017年,同济大学获批增设“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本科专业,是当年获批“智能建造”专业的唯一高校,也是获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4所高校中唯一的一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智能建造”专业将传统的建筑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今年,该专业首届30余名本科毕业生中,近七成选择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石家庄小伙申树藩填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时,想着自己对计算机领域感兴趣,看专业名字好像发展不错,新专业也不知道多少分,跳一跳试试看,没想到就够着了。
“我心里有朵当科学家的小火苗,大一一进去,就想好了要继续深造。”小申说。
入学第一年,他发现这个专业虽然归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管,但是特别重视数学能力培养,跟着数学强化班一起上数学课,除了普通的高等数学,还要学更艰深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每周6堂数学大课,还有两门不同的编程课,甚至没时间上选修课。当时觉得太累了,他后来才发现,这些都是数据科学必备的思维工具,前面基础打好了,往后才用得趁手。
大三、大四,以实践课为主。新专业新课程,请来许多业内大牛讲最前沿的东西,如数据采集与集成、大数据管理系统等,许多内容还没来得及印上书本,都是老师自己做PPT,随时往上加,知识点更新很快。
“因为我们是第一届学生,专业也是第一次办,好像相互陪伴着一起成长。”申树藩说,大家都很拼,大一、大二几乎人人都参与创新项目。毕业论文评优的比例有限制,可班上同学专业论文表现都很不错,答辩评审老师有点“痛苦”,专门向校方申请增加“优秀”配额。“我们也会从学生的角度,给老师和系里提建议。比如C++和Py-thon两门编程语言课,第一年是同步上的。我们觉得学完C++再学Python,接受度可能更高,效果会更好。”他说,如今的学弟学妹们,就是岔开时间上这两门课的。
“同学中也有选择互联网企业工作的,不过我心里搞科研的小火苗还在。”临近毕业,小申没有犹豫。由于本科4年成绩优异,拿到专业绩点第一名,他获保送研究生资格,最终经层层选拔,成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王树徽老师的直博生。
如今,小申天天在石家庄的家里打代码,跟着老师的指导,探索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的可解释性研究。本月18日开学,他将奔赴北京,满心憧憬,开始新的历程。
(本报记者 彭德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