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专访世界气象组织:今夏极端天气频发,或成全球未来常态

发布时间:2022-08-22 10:05:00来源: 新京报

  “往回看,今年夏天太热了;往前看,今年夏天可能会是最凉爽的一个夏天。”8月17日,世界气象组织应用气象服务主管罗伯特·斯特凡斯基(Robert Stefanski)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发出警示,“如果全世界再不采取紧急行动,类似高温干旱洪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未来可能成为常态。”

  2022年7月,全球出现罕见高温热浪,多国报告了超40℃的极端高温。在欧洲,持续的热浪、肆虐的野火、历史性的干旱接连来袭,给民众生活、农业生产、工业经济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美国,半数以上地区都处于干旱状态,多地迎来创纪录的高温;与此同时,极端暴雨导致多州出现严重洪灾,已有数十人死亡。南美洲中部、非洲南部甚至北太平洋和南极半岛附近,7月的气温均高于平均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此前指出,全球范围来看,2022年7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平均温度比1991年至2020年参考期高出近0.4℃。其中,北半球陆地温度普遍高于平均水平。

  “过去20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数量明显增加。”斯特凡斯基称,这也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报告相一致,即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更频繁、更严重。他指出,今年欧洲情况尤为严峻,而这也让我们对全球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极端气候事件正在对人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对此,我们既需要采取行动减少这类气候事件的发生、减轻它们对民众的影响,更需要采取行动加速减排、从根本上缓解气候危机。“最关键的是,行动。”斯特凡斯基强调。

  全球极端天气增加,今年7月历史第三热

  新京报:有人说2022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因为今年夏天世界上许多地区经历了极端高温和漫长的热浪;也有人说展望未来数十年,2022年可能会是最凉爽的一年,因为未来可能会出现比今夏更多的热浪、更极端的高温。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说法?

  斯特凡斯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种说法可能都是正确的。今年夏天,整个欧洲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7月之一,(全球范围内)第三热的7月。而2022年还未结束,刚到8月。

  对于另一个说法“今年可能会是最凉爽的一年”,很不幸的是,这也是有可能的。回头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炎热的7月。但如果看一看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可以看到全球气温一直在升高。

  这正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问题:往回看,今年夏天太热了;往前看,若是不采取任何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很可能今年夏天会是一个凉爽的夏天。

  新京报:根据你的研究和观察,全球极端气候是否在增加?今年是近些年来最严重的吗?

  斯特凡斯基:我认为今年可以说是情况最严重的年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和相关合作伙伴研究了世界各地的极端气候,可以看到,过去20年来,极端天气的数量在增加。这是确凿无疑的。但有一点,现在关于极端天气的报道大大增加了,需要考虑进这一因素的影响。从气候专家、保险公司等多个消息源来看,他们完善的数据也都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欧洲今夏尤为艰难,全球极端天气未来或更频繁

  新京报:欧洲似乎是今年夏天受极端天气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几乎整个欧洲都遭遇了热浪、野火和历史性干旱的侵袭。今年夏天对于欧洲来说是否尤其艰难?

  斯特凡斯基:是的,欧洲遭到极端气候重创。从目前一些初步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尤其是对欧洲而言,是最热、最干燥的一年之一。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西班牙、法国、瑞士、德国、英国等国。

  新京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人为引发的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更频繁、更严重。那么,今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是否在你预期之内?有什么超出你预料的情况吗?

  斯特凡斯基:每次发生极端气候事件,我们都是惊讶的。但正如我们正在讨论的,2022年——尤其是2022年欧洲的情况,让我们对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这也是和IPCC报告相一致的。正如预测的那样,我们正在看到更多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这令人非常沮丧。对于这个预测,我们一直希望它是错的。所以,更直接的回答是:(出现更多、更严重的极端天气)在我们预期之内,但作为一个人类,我们从不希望它们会出现。

  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说,这是我们预计会发生的事。如IPCC报告所说,洪灾和干旱就会更频繁。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期不会同时出现洪灾和干旱。但在不同年份,同一个地方可能既会出现严重洪灾,也会出现极端干旱。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极端天气多层面影响人类

  新京报:热浪和干旱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还在损害许多国家的农作物生产。因此很多人担心,这些极端气候事件会恶化当前正在持续的粮食危机。对此你怎么看?气候危机会如何影响全球粮食供应?

  斯特凡斯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也应考虑到其他情况。以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小麦为例,世界各地都在种植这一作物,包括中国、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小麦全部受到影响可能很罕见。在欧洲,小麦、玉米等产量可能会下降,但可能其他地区的会补上。此外,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在于生产,还在于供应和分配等方面,这些问题非常严重。回到干旱(对粮食危机影响的)问题,在东非,这个地区连续4年降雨低于正常水平,目前仍处在干旱中。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研究几个月了。

  新京报:热浪干旱以及洪水,这些都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可见可感的影响。正如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它还有哪些潜在的间接影响?

  斯特凡斯基:的确如此,野火、干旱以及洪水都是气候变化带来的肉眼可见影响。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主要影响,虽然看上去并不十分明显,但也是切实发生的,那就是海平面的上升。许多科学家都在关注南极、冰川和山脉,它们融化的速度要比预期更快。

  这可能是我们很少谈及的事情,尽管整体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但海平面确实在不断上升。虽然它不如野火那般引人注目,但随着海平面持续上升,这将对上海、尼斯、迈阿密等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群居住的沿海城市带来巨大影响。

  如果不采取行动,极端气候事件或将成常态

  新京报:今年发生的一系列极端气候事件反映出了什么?这是否说明气候危机变得更加严重?类似今夏的热浪与干旱会成为未来的“新常态”吗?

  斯特凡斯基:如果持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全世界也不对此采取紧急行动的话,那么类似的极端天气很有可能变成未来的常态。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仍可以改变这种糟糕的局面,未来并不是注定的,我们可以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希望这将有助于稳定气候。如果不改变、不行动,那么类似今夏的热浪与干旱还将在未来继续上演。

  新京报:面对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以减轻其对公众的影响?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哪些方法应对气候危机?

  斯特凡斯基:首先,政府应努力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其次,世界气象组织强烈建议各国政府建立良好的提前预警系统,并对极端气候事件做好准备计划。例如,政府须与国家气象局以及公共卫生机构讨论热浪预警计划,与农业部门商议干旱与洪水问题。

  普通民众也可以为应对气候危机做出许多努力。他们可以做更多的回收利用,出行多骑自行车。民众甚至可以主动推动政府做出改变,要求他们颁布有助于迅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

  新京报:在你看来,应对气候危机最重要的举措是什么?

  斯特凡斯基:其实,我们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只包括二氧化碳,还有甲烷等气体。公众和政府也需努力提高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

  新京报记者 谢莲 栾若曦 姚远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