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人工饲养条件下首次繁育成活钴蓝箭毒蛙
“雨林缸”观钴蓝箭毒蛙
北京动物园成立课题组攻关 首次人工繁育成活
本报讯(记者 王斌)10月7日,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内钴蓝箭毒蛙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动物园集中展示3只钴蓝箭毒蛙,其中一只是国内人工饲养条件下首次繁育成活。
野生的毒蛙毒性极强,有着“魔鬼中的天使”之称,而人工饲养的钴蓝箭毒蛙是无毒的。为了更好地进行科普展示,工作人员模拟其野外生境,特别打造了“雨林缸”。假期结束后,广大市民游客依然可以到两栖爬行馆观赏。
“妈妈,快过来,这里有蓝色的青蛙!”在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行馆内,7岁的小朋友王佳一边指着橱窗一边忙着招呼妈妈来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蛙,大自然太神奇了!”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橱窗里展示的正是钴蓝箭毒蛙。在两栖动物中,它们拥有最美丽的外表,同时也带有最致命的毒性,它身上的0.1毫克毒液就可以毒死一个成年人,任何动物吃下箭毒蛙,都会在几分钟内中毒毙命。“其实它们自身并不会造毒,毒素的产生与它们在野外环境中采食的食物有关,因此,人工饲养的箭毒蛙是无毒的。”该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钴蓝箭毒蛙创下了“国内首次”。去年,北京动物园救护一批箭毒蛙,为此,公园成立专项课题组,饲养技术人员对箭毒蛙进行持续研究,设计制定科学的饲养方式,打造良好的生境。
据北京动物园箭毒蛙繁育研究课题组人员介绍,“箭毒蛙的繁育需要特定的环境,每个阶段对温度湿度都有不同的需求,从幼体到成体对‘主食’的需求也不同。从一枚卵到一只健康的小蛙,要经历半年的时间,人工孵化、繁育成活更是一项技术活,首次繁育成活更是对箭毒蛙分布域外繁育种群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动物园行业内该物种的科研、保护、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箭毒蛙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为了更好地进行科普展示,北京动物园工作人员模拟其野外生境,打造了“雨林缸”。据了解,箭毒蛙和大多数蛙类不同,它们是日行性的蛙类,且不会游泳,因此多数时间活动于陆地环境,或是在离地有稍稍高度的凤梨科植物叶片间隐藏、栖息,来观赏的游客可以在植物间、树叶间找找这个漂亮的小家伙。
北京动物园提醒广大市民游客,两栖爬行馆属于室内空间,参观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游览距离,不扎堆、不聚集。箭毒蛙体型很小,在观察时要配合管理人员引导,文明有序游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