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代表团率先亮相集体采访,释放地方发展新信号
(中共二十大·观察)14个代表团率先亮相集体采访,释放地方发展新信号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 李金磊 罗海兵)10月18日,中共二十大新闻中心一天举办两场集体采访,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14个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亮相,在与记者的问答中释放出地方发展新信号。
京津冀协同发展
对于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说,北京从以前的集聚功能求增长转向了协同辐射谋发展,实施了两轮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要在这里面发挥带头作用”,赵磊表示,北京从“一城独大”要转向“一核两翼”,中心城区不再“摊大饼”,“两翼”就是把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的“两翼”来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既有自己的定位,也要注意协同”,天津市委副书记金湘军补充阐述道,天津会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比如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方面,天津注意和北京、河北形成有效衔接、错位。”
交通一体化让“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便利;4万余家京津企业和单位转入河北进行产业对接……河北省委副书记、秘书长廉毅敏说,河北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长三角一体化
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如何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说,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强化功能辐射,不能仅仅满足于一城一域发展所需,而是要把服务更多地辐射到更多城市、更大地区。
制造业是江苏发展的“看家本领”。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说,江苏持续增强制造业优势。积极打造一批集聚型“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通过整体做大做强产业链集群和每一条产业链,来夯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经济基础。
“目前长三角‘包邮区’亲如一家。”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纲总结了浙江融入长三角中的三个特色:拥有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拥有民营经济发达的比较优势,还有山水资源的比较优势。“浙江在建设长三角的大花园”。
“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经历了从‘旁听生’到‘插班生’的过程,最后成为‘正式生’。”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强说,安徽融入长三角得到的政策红利最多、受益最大。
东北全面振兴
对于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沈莹总结了“四个新”:一是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二是壮大创新发展新动能,三是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四是厚植生态绿色新优势。
吉林省委副书记刘伟说,十年来,振兴发展进入“上升期”和“快车道”。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其中,吉林8月份当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7.2%,在全国居第一位。
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胡玉亭说,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上、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在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上、在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能源地区转型发展
山西是煤炭大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决不能让国家为煤发愁。”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吉福说,当前,山西煤炭产能利用充分,产量储备充足,电力供应充裕。
他还谈到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问题,山西同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两个转型,变“一煤独大”为“多业支撑”。
从“羊煤土气”到“追风逐日”,新能源成为内蒙古能源转型发展新的增长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说,“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内蒙古拥有全国57%的风能资源,超过21%的太阳能资源。
黄志强提到,内蒙古要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在全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他现场发起邀约:“欢迎大家到内蒙古投资兴业,分享发展红利。”(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