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受宠”:股价两年翻倍涨,700多只公募基金押宝
业绩亮眼,10月18日,比亚迪股票一度涨超7%。
当天,比亚迪A股高开后涨幅收窄,截至收盘,每股报价273.67元,涨幅达4.99%。
根据比亚迪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91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272.48%- 288.85%。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热潮下,伴随业绩起飞,比亚迪在三年时间内于公募基金中地位不断攀升,并于今年二季度跻身公募基金青睐的十大个股之一。
截至6月底,726只公募基金持有比亚迪,持仓市值400多亿元,相比2019年底涨了100多倍。
3年进阶:跃升百位,跻身第6大公募重仓股
从基金重仓情况来看,早在2019年底,比亚迪在公募基金名单中并未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位列被青睐个股第262位,仅24只基金持有比亚迪股票,持仓总市值4.14亿元。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接下来约三年时间,比亚迪地位直线上升,并逐渐成为公募基金的“宠儿”。2020年中报和2020年底,分别有66只、177只公募基金持有比亚迪股票,而截至2021年底,这一数字达到了421只,其排名也跃升至第18名。
2022年一季度,比亚迪在公募基金中的持仓排名与上年末相比还未有明显变化。进入二季度,比亚迪迎来公募基金大幅加仓,截至6月底,跻身第6大公募青睐个股,120家公司旗下的726只基金持有比亚迪,持仓总市值达475.95亿元。
比亚迪受宠,亦频繁被机构调研。仅今年二季度以来,比亚迪分别在4月、5月、7月、9月,多次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参与调研的人员包括券商、基金以及国内国外机构。
贝壳财经记者看到,截至6月底,重仓比亚迪的前五大基金分别为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海开源新经济、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前两只基金持股数量超过500万股,后三只基金持股数量超过300万股。
从投资类型来看,5只基金中3只都是被动指数型基金,另外2只为偏股混合或灵活配置型基金,其中,前海开源新经济由去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掌管。
二季报时,崔宸龙表示,整个新能源大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包括锂电池,光伏等领域均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新产品,新技术加速市场化和规模化,新能源大行业整体发展在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伴随着这些快速升级变化而不断涌现出来。
此外,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由基金经理李瑞掌管,其同样看好新能源车市场长期发展。从投资方向上,新技术将集中落地,而新技术的方向和变化成为2022年重要关注点。
股价一度突破300元大关,基金经理仍看好新能源
公募基金重仓,背后是比亚迪的一路“开挂”。
10月17日,比亚迪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1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272.48%-288.85%。此外,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5.05亿元-59.05亿元,同比增长333.60%-365.11%。
比亚迪股份表示,2022年第三季度,尽管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
亮眼的业绩也让市场炸锅,当日,比亚迪美股ADR大涨5%。10月18日,比亚迪A股表现同样不负众望,以每股279元的价格高开,截至收盘,涨幅达4.99%。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近年来比亚迪股价经历了迅速上涨。早在2020年之前,其股价长期在50元以下水平徘徊。自2020年下半年起,比亚迪股价从每股50多元的价格直线拉升至2021年2月的273元。
2021年2月至今,比亚迪股价大概经历了两次上涨三次下滑,并于2021年下半年突破300元大关。今年6月,比亚迪迎来最高股价——358.76元,随后逐渐回落,不过仍处于250元以上。
对于新能源板块表现,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多位基金经理表达了乐观态度。
日前发布的首份权益基金三季报中,基金经理柳预才表示,随着经济复苏,各类线下消费场景开始出现边际改善。其中,政策支持,具备较强消费升级属性的智能汽车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新能源/智能汽车处于巨大的增量市场,与新能源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显著,需求回补较快。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总监兼基金经理王大鹏表示,从长期角度来看,可以关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板块。新能源汽车方面,在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国和销售国,形成了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渗透率、产业配套均走在世界前列。此外,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也领先全球。中国光伏制造业具备产业链全部生产环节,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高的产业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我们看好的科技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现代化军工、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软件、人工智能。”银华基金业务副总经理、投资管理一部总监李晓星在展望四季度和明年时表示,在这个点位对于市场的悲观没有意义,而是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挖掘市场的机会,逐渐加强组合的进攻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