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代表畅谈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代表们纷纷表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村民收入越来越高,幸福生活蒸蒸日上!”云南省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代表介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结合当地自然风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2021年,司莫拉佤族村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0元,比2019年增加7412元。在新征程上,将继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踔厉奋发、接续奋斗,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云珍代表说,近年来,合作社通过传授技艺,帮助乡亲们凭自己的双手过上幸福生活,还创办扶贫公益作坊,免费培训2万余人次,带动500多人灵活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接下来,将继续传承非遗文化,发展手工技艺,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让产业强起来、乡亲富起来。
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十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可以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提供动力。”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第三中学教师钟华燕代表介绍,近年来,地处山区的云和县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民生福祉,正积极探索与名校结对办学的模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后,将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古灶村党委书记陆秀兴代表说,古灶村通过改造旧厂房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建设了逾10万平方米的现代产业园,2021年村民人均分红超过1.2万元。新征程上,古灶村将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天津市宝坻区史各庄镇副镇长杨秋静代表介绍,史各庄镇持续开展“扮靓家园”行动,逐村制定整治方案,推行精准管理,结合乡村治理积分制度,有效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措并举之下,绿树蓝天放眼可见,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后,我们将继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这一目标在我的家乡正逐步成为现实。”湖南省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村委会主任朱霞代表说,为改善人居环境,台源镇大力推行“厕所革命”,通过示范带动、政府奖补等举措,让村民积极参与到改厕各个环节,“村里还新修建了一批乡村绿化工程,风景宜人的村庄田园,吸引了更多游客,以及像我一样的返乡创业者。”台九村将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盎然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让良好生态为幸福生活添彩。
(人民日报 综合本报记者张帅祯、郭玥、白之羽、王明峰、黄超、戴林峰、杨彦帆、杨迅、申智林、叶传增、窦皓报道;统筹:刘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