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儿童剧本杀悄然兴起 是寓教于乐还是变相学科培训?

发布时间:2022-11-01 11:29: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31日消息(记者任梦岩)如今火爆的“剧本杀”是一种角色扮演游戏,玩家们通过剧情推理、搜证梳理线索完成游戏任务。但就在剧本杀火爆之际,“儿童剧本杀”也悄然兴起,与“成人剧本杀”不同,游戏内容更像是儿童版简易故事表演。

  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儿童剧本杀其本质并非娱乐,而成了一些教培公司“巧立名目”进行课外辅导的幌子。事实究竟如何?家长们又该如何面对?

  通过查询多位商家信息,记者发现,“儿童剧本杀”面向的年龄群体标准不一,可参与的年龄段大致在5岁-14岁之间。一位商家说,他们家的儿童剧本杀,以角色扮演为主,更适合儿童,周末预约火爆到已经没有位置了,剧本杀的内容大多为奇幻或历史题材,比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类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像“展览馆奇妙夜”这样的探案+赏析名画的扮演。

  “跟成人的剧本杀核心是一样的,推理、换装等,什么都有,它是儿童版的剧本杀,跟成人版的剧本杀相比,它不包含暴力血腥等元素,比较适合14岁以下的小孩子。我们家的场次一般提前一天开始约,现在已经没有位置了。”该商家说。

  一家剧本杀机构的合伙人张女士告诉记者,很看好儿童剧本杀市场前景,他们目前经营的一般都是面向成年人的剧本,但现在经常遇到青少年来玩,只能选一些比较适合他们的剧本。“之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剧本,如果说有未成年人去,一般我们会选择一些家国情怀的剧本,或者是讲亲情的剧本提供给他们玩,儿童剧本市场近期比较火。”

  张女士说,目前传统剧本杀市场竞争激烈,有一些同行已经转行做儿童剧本杀,也看到不少家长希望让孩子在游戏的同时寓教于乐。“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人会把像成语故事或者是典故编成一个儿童剧本杀,让家长带着孩子来玩,小孩体验了这几个小时之后,他能把这些东西记住,既学到了知识,又觉得很开心,因为他是玩着把这个过程给经历下去的。不管是成人的还是儿童剧本杀,在整个环节当中,会有人带领去完成每一个环节。现在我接触到的儿童剧本杀,多数会有换装环节,是从一开始就引导小孩沉浸在这个环节当中。”

  张女士还提到,其实儿童剧本杀主要的推广对象还是家长。“因为我们不是为了让儿童去接受剧本杀,而是为了让家长去接受剧本杀。因为它有点类似于托管,孩子在玩剧本杀的过程中,家长不可参与,基本上我们主持人来带着,比如今天是6个小朋友,我们带6个小朋友进入房间,然后让小朋友一步一步完成主持人的指令,这样整个过程大概最少也要在三个小时。时长对现在的家长们算是比较友好的。”

  在北京经营儿童剧本杀的从业者廖恪表示,他们从去年开始专门经营儿童剧本杀,据他们对顾客的统计发现,来的家长和孩子们还是希望娱乐内容多一些,反而是一些第三方机构经常联络他们,希望开发成“教育属性”更多的产品。

  “大部分家长把这个当成一个娱乐,我们也是把它当成一个娱乐属性的,我们自己定义为儿童新娱乐。但是也有B端用户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我们这种儿童剧本杀形式,他们想要去做加盟的东西,第一类是教培机构想要去转型,第二类是成人剧本杀想要做市场下沉。”廖恪说。

  廖恪告诉记者,他也从事教育培训多年,并没有想把儿童剧本杀加入教学内容,他们一直没有这样做,他熟知的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也都没有这样做,就是因为经营者知道,孩子们选择来剧本杀馆,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学习。如果加入教育培训内容,不但违反有关“双减”规定,效果也不会好。他说:“家长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家长送过来就跟送去迪士尼、送去欢乐谷、送去环球影城一样,大家都是去玩的,没有人去问在欢乐谷我能不能学点什么东西,孩子也不傻,知道这是课还是玩,如果是课,他就不愿意去上了。”

  文化、娱乐产业评论人张书乐告诉记者,所谓“剧本杀”中的“杀”字,更多的是从80后、90后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狼人杀、三国杀游戏中所被人熟悉的特定词,其形式是设定故事情节、换装等玩法而形成的一套娱乐方式,儿童剧本杀,和成年人的剧本杀相比,其实更像是“儿童剧场”。“它不会在剧本杀里的‘杀’字上面去落脚,而是在剧本上,本质上就是一个儿童小剧场。你再要往深处讲,真正剧本杀的东西,那种玩法,那种逻辑思维的东西,真的要去套到儿童,他们其实接受不了这样的逻辑、这样的推理、这样的判断,他们很难参与其中。”

  记者查询网传的某剧本杀涉及变相学科培训的消息,并没有查询到权威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没有查询到有相关部门对此进行查处的新闻,只有一些自媒体文章和各家培训机构的辟谣声明。那么,究竟是谁在把剧本杀和学科培训联系在一起?张书乐分析,还是个别从业者利用家长害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怕有人违背“双减”方针偷偷抢跑的焦虑,而故弄玄虚。

  “‘我的孩子要比别人的孩子知道更多’,从业人员通过制造这种焦虑,让家长花钱去抢跑。在第二起跑线上抢跑,它是制造一种焦虑,但是这种焦虑其实是不存在的。”张书乐说。(央广网)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