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区域性银行获机构密集调研 信贷投放受关注

发布时间:2022-11-15 15:42:00来源: 中国证券报

  四季度以来,包括券商、基金公司、险资机构在内的多类投资机构对区域性银行颇为关注。Wind数据显示,10月以来,10家区域性银行获机构调研32次,其中,多家长三角区域的中小银行获得机构扎堆调研。

  相关银行信贷投放偏好以及息差表现等,成为调研机构关注的重点。受调研的多家区域性银行透露,信贷将继续向制造业、民营、绿色、科技创新、普惠等领域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长三角区域标的关注度较高

  四季度以来,机构对长三角区域的城商行、农商行关注度较高。

  Wind数据显示,10月以来,10家银行获机构调研32次,被调研的银行均是区域性银行。其中,参与苏州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杭州银行、苏农银行调研的机构均在30家以上。参与无锡银行、宁波银行调研的机构也均在10家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区域性银行与地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区域经济发达,企业经营较好,消费经济有活力,相关银行的信贷投放水平、息差水平、资产质量以及净利润增长等指标往往率先改善,也有助于催化区域性银行的股票市场表现。

  银河证券指出,尽管疫情因素对经济数据形成短期扰动,但稳增长政策导向不变,提振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助力资产质量优化,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将持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此前较少出现在机构调研列表中的银行也受到券商、险资等机构关注。例如,11月2日,天风证券和平安保险资管分别对贵阳银行进行了调研。

  信贷投放对接实体经济需求

  区域性银行的信贷投放成为机构重点关注的调研方向之一。多家银行披露的调研记录显示,贷款投放的行业、贷款整体投放及全年目标完成情况、信贷投放的行业偏好和区域偏好、对公客户信贷需求、2023年信贷投放将采取的举措等成为频频被机构问及的内容。

  对于近段时间及未来信贷投放的重点方向,多家区域性银行表示,将继续向制造业、民营、绿色、科技创新、普惠等领域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苏农银行表示:“本行除了做好对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投放,还积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放。同时,本行当前在苏州城区布局了21家支行,也会根据各支行所处地区的产业特色,在信贷投放上有所侧重。”

  “近段时间以来,市场主体信心修复良好,在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下,本行对公客户信贷需求旺盛,各项贷款平稳快速增长。同时在政府各项实体经济市场主体扶持政策下,本行积极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加大在普惠小微、制造业、民营、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放力度,为本行经营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苏州银行称。

  此外,杭州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在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绿色金融等领域塑造“新增长极”。

  无锡银行表示,将目标市场和客群聚焦在“专精特新”制造企业、绿色环保企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群体,充分挖掘无锡市作为制造业强市的资源优势,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有发展潜力和成长性的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宁波银行表示,贷款投向以先进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进出口企业为重点,持续为广大实体企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贵阳银行表示,围绕全省重点优势产业提供配套融资,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绿色产业、高新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和普惠等实体领域。

  “修炼内功”稳息差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净息差整体出现下行,多家区域性银行加强“修炼内功”稳定息差。业内人士认为,息差企稳将帮助稳定银行的盈利能力。

  海通国际分析师林加力指出,今年第三季度,银行业净息差环比平均降幅收窄,区域性银行息差开始走稳,盈利能力改善,部分城农商行的相关指标同比明显提升。

  “受益于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负债成本的管控,上市银行净息差有所企稳。”东方证券分析师唐子佩表示:“部分优质区域性银行依托区域经济环境优势,领先行业迎来息差拐点。”银行资产质量仍是现阶段市场关注的核心要素,息差收窄整体压力可控,优质中小行立足区域优势,息差韧性强于行业整体水平。

  在调研中,未来的息差走势受到机构强烈关注。宁波银行表示,将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应对息差缩窄。在资产端,该行将继续推进大零售战略实施,持续优化贷款结构,稳定资产端收益率;在负债端方面,该行将继续实施客户工程建设,促进存款客群的壮大和优质存款的归集,同时强化形势研判,前瞻、灵活调整同业负债配置,强化负债端成本管控。

  杭州银行称,截至三季末,该行净息差为1.70%,总体企稳回升,呈现环比上升的态势。后续该行在资产端将重点优化调整资产结构,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提升高收益资产占比;在负债端通过加强存款成本管控,主动优化同业负债期限结构,有效控制负债成本。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