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基石计划”,钢铁原材料如何保供?
中新网12月24日电 题:揭秘“基石计划”,钢铁原材料如何保供?
中新财经记者 庞无忌
中国钢铁产量占据世界钢铁业的“半壁江山”。但自2015年以来,作为钢铁生产主要原材料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持续保持在80%左右的高位水平。
虽然进口了全球超65%的铁矿石,但我国却没有多少定价话语权。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剧烈波动,给国内钢铁企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2021年时,进口铁矿石价格疯狂上涨,一度达到每吨230.59美元的最高点。
钢铁原材料如何保供?日前举办的2022(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以“夯实基石计划保障资源安全”为主题,多位业内专家参与讨论。
何为“基石计划”?此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四部委上报了“基石计划”,即通过国内新增铁矿开发、境外新增权益铁矿、废钢资源的开发,实现对铁矿石供给和价格的话语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论坛上指出,我国已经站在世界钢铁生产第一线,正在向钢铁强国迈进,但是没有资源强国的保障和支撑,钢铁强国的基础就不会稳固和牢靠。
对于基石计划的进展,他介绍称,目前,“基石计划”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工作成效明显,国内铁矿项目审批明显加快,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部分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在积极开展“基石计划”海外矿开发、废钢回收利用等其他两方面的工作。
骆铁军强调,钢铁工业和铁资源产业处于基础原料的上下游,两者密切相关,要努力在资源开发方面形成共识、携手推进,使钢铁产业链变得更加协调、更加健康、更可持续。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也指出,资源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压舱石。而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当前,矿产资源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
王运敏指出,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战略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与水平,是提升国家资源供给保障能力的关键,是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核心。他提出,要着力提升金属矿产供给水平的科技支撑,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已有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能力,实现战略资源高质量增效提产,全面创新新建基地的架构与开采模式,超前谋划储备基地的数量与规模;要自主研发国际先进的采矿装备,改变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指出,国内铁矿项目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发展,技术进步、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等不断完善,一些地区铁矿资源开发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以前在技术、经济上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这些都是加快国内铁矿项目建设的客观基础和有利条件。从全国范围看,当前加快国内铁矿项目建设比以往更加具有潜力和空间。
他强调,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要统筹处理好国内铁矿资源勘查、矿山开发和环保安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支持国内铁矿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和综合利用,有效解决项目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快推动国内铁矿项目建设。
增加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是推动解决钢铁原材料保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表示,废钢是可无限循环使用的绿色载能资源,是目前唯一可以逐步代替铁矿石的优质原料。
增加废钢供应能力是缓解铁矿石供应压力的重要途径。范铁军透露,每用1吨废钢,可相应少消耗1.7吨铁精矿粉,从而少开采4.3吨铁矿石原矿,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焦化、烧结、炼铁等高能耗工序的生产压力。每用1吨废钢,也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的原煤,比用铁水节能60%,节水40%。预计到2025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废钢比达到30%。
范铁军认为,要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资源保障渠道。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进口矿的高度依赖局面不会改变,应积极探索海外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同时加强国内找矿力度,稳定和拓展国内矿供应来源,形成多元、可控的资源供应模式。此外,他建议,矿石资源需求量大的钢企,通过合资、参股、控股等模式,加大权益矿开发,提升资源自主权,为矿石资源长期稳定供应提供保障。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矿业治理、“一带一路”倡议等,综合考虑资源条件、配套基础设施条件、地缘政治等因素,选择在多国建立海外资源基地,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