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多地2023年GDP增速目标超5.5% 经济恢复信心十足

发布时间:2023-01-09 15:33:00来源: 证券日报

  记者 孟 珂 见习记者 韩 昱

  近段时间,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公布了2022年成绩单,并确定了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其中,济南、合肥等不少城市都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置在了5.5%以上。

  “从各地确定的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看,对于经济恢复普遍充满信心。”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不少一线、新一线城市而言,经济实力普遍雄厚,产业基础更为扎实,增长动力相对更足,故而增速目标很有希望达成。同时,各地也可以利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多地公布今年GDP增速目标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8日,至少有济南、青岛、长沙等六个城市公布了2023年的GDP增速目标,数值集中在5.5%至7%之间。

  其中,济南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青岛市提出,2023年的GDP增速预期目标为5.5%左右;合肥市预计2022年地区GDP增长3.6%左右,经济总量突破1.2万亿,2023年预计增长目标为6.5%以上;长沙市预计2023年地区GDP增长7%左右。

  “当前济南、青岛等地发布的预期增速目标保持在5.5%至7.0%之间,表明在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的背景下,这些城市对经济复苏持有较为乐观的预期,也表明各方都期望后续各行各业和投资消费能恢复正常化,推动经济增速有较大反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2年12月中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付一夫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各行各业正重回正常运行轨道。2023年重振经济也成为各地的首要任务,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效应,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或将迎来强势反弹。

  刘向东进一步表示,各地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也将有力支撑经济企稳复苏。预计后续各地政府将继续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等方面工作,用好货币、财政、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强化各类政策协同配合,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用好金融工具提振经济

  在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部署了运用金融工具的相关工作,多地提及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

  例如,济南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用好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策划实施一批PPP项目,稳步推进基础设施REITs试点,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支持范围,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严格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合肥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深化投资‘赛马’激励机制,优化项目全流程审批,拓宽多元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工具、中央预算内投资,发行政府专项债400亿元。精准开展‘双招双引’,力争引进世界500强10家左右,招引50亿以上重大项目25个”。

  郑州市也在《2023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编》中表示,将“抓好1000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投资占比提高到48%以上,力争签约‘三个一批’项目120个以上。聚焦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储备省重点项目300个,超10亿元项目占比50%以上。”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在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求下,2023年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将会陆续开工建设,基建项目新增资金需求仍然较高。综合考虑多方因素,预计2023年专项债发行规模约3.8万亿元,比2022年预算小幅增加1500亿元。

  不过,温彬进一步表示,由于专项债加码空间有限,“准财政”工具或加力支持,政策性、开发性信贷规模有望在2022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规模或突破2万亿元。

  刘向东认为,各地在用好金融工具提振经济和扩大内需时,要统筹好信贷扩张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以修复企业、银行和家庭资产负债表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着重利用好信贷资源,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同时稳住债务杠杆率使其不急剧上升。

  “利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关键在于要真正发挥金融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尤其是要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付一夫表示,各地需要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通过金融创新、完善信用体系、加快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来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而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助力经济增长目标的达成。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