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场景 多地提振消费妙招频出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中国证券报》8日刊发文章《丰富场景 多地提振消费妙招频出》。文章称,在将促消费放在重要位置的2023年,多地政府在丰富消费场景上妙招迭出,通过组织开展外摆试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举办多主题购物节等方式,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激发消费潜力。
支持“外摆经济”
2月7日,星期二,下午,三里屯人来人往。在一家咖啡店前,三三两两的顾客坐在木椅上。不时有顾客经过咖啡店,选择在店前的椅子上休息、点单消费。
“外摆确实能起到促进点单的作用,现在天气比较冷,效果还不太明显,要是到了夏天,就会有效果了。”咖啡店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外摆更易吸引路人。有时,店外的座位满了,顾客会进入店内消费。
消费者的体验也证实了外摆的作用。“本来没喝咖啡的打算,但看到外摆,就想坐下来休息一下,感觉十分惬意。”顾客李晓(化名)告诉记者。
在三里屯太古里建筑的外侧街道上,四个“小方块”依次排布。“在申请获批准后,去年9月我就在这里摆摊了。这里是南区,北区也有外摆的区域。”某茶饮店员工告诉记者。
外摆更贴近潜在消费者,在线下活动放开后,成为一些城市催旺“烟火气”的新招、妙招。北京市日前发布的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显示,北京将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
此前,已有不少地方先行一步,支持外摆经营。例如,2022年12月,江苏无锡发布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八条支持措施,其中明确鼓励打造外摆示范街区,支持各类主体适度设置外摆点位,并简化优化许可(备案)流程。
“通过外摆的形式可有效展示实物商品、服务商品、体验商品,也可创新各种场景,从而起到促销售作用。”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希东表示,优秀的外摆经济可帮助一些特色街区整体性打造更具标识度和吸引力的特色消费空间、文化韵味,促进城市市井文化、特色文化繁荣发展。
“点亮”夜间经济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夜,在北京前门大街,不少商铺推出特色花灯展,多家老字号前排起长队,悬灯结彩,人潮涌动,构成一幅美丽夜景画卷;湖南郴州苏仙区裕后街灯火辉煌,夜景迷人。裕后街是当地现存最古老的一条街,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夜间经济让老街焕发新活力;夜幕降临,伴随着“嘟……嘟……”的汽笛声,宜宾市民登上“长江宜宾号”游船夜游三江,沿线两岸风景尽收眼底,让游客一饱眼福。
如果说“外摆试点”从空间上拓宽消费场景,夜间经济则在时间上创造更多消费机会。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夜间经济的发展规模逾40万亿元,夜间消费模式更为多元,“00后”群体成为夜间消费主力军,夜间经济也由此成为政府促消费发力点之一。
上海发布的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加快打造一批特色商业地标。江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省级示范商业街区和夜间经济街区创建工程。辽宁出台的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对评定为省级夜经济示范街区给予30万元以上资金支持。
“活跃夜经济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多措并举促进夜经济发展,让消费市场重新燃起烟火气,释放新的活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认为,应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市区联动、部门互动、多方参与的夜间经济公共服务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改善夜间交通、照明等系统,创新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等社会管理方式等。
“周周有场景”
为期一个月的第十一届广州国际购物节不久前圆满收官。购物节期间,天河主会场超100场系列消费活动轮番登场,贯穿起元旦、春节,并延伸到元宵节实现“三节”联动;山东将于2月16日至20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023“老字号新春购物节”,围绕当前国潮流行趋势打造节庆消费新场景。
举办购物节正成为促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商务部此前表示,将2023年确立为“2023消费提振年”,统筹开展全国性消费促进活动。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和行业协会安排近300场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
记者注意到,举办购物节被写入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促发展稳增长文件中。例如,江苏出台的《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指出,持续办好苏新消费四季主题系列购物节,省级商务发展资金给予专项支持;上海明确,办好第四届“五五购物节”;天津推出的《2023天津消费年活动方案》将2023年确定为“天津消费年”,贯通全年促消费,打造海河国际消费季、夜生活节等重点消费节庆。
专家分析,购物节不仅是社会消费的一次性释放,更重要的是为供需联动提供纽带。借力购物节,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补齐供需短板,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已成为扩大内需、增强市场活力的关键点之一。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