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打造“智车之都” 用好文化引擎 实现规则突破

发布时间:2023-02-20 15:22:00来源: 广州日报

  读懂广州

  高质量发展论坛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州的产业状况应该怎么看?应该怎么干?昨日下午,读懂广州高质量发展论坛进入圆桌对话环节,“政产学研用金”各领域大咖云集,就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产业等领域的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广州将高质量发展“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张姝泓、杨朝露

  汽车业的革命:

  广州将迎大机会

  广州如何迈向新能源汽车业的产业高地?在圆桌对话环节,多位行业嘉宾为广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多位嘉宾建言,未来广州可以打造“智车之都”,依托传统汽车产业优势构建新型的产业生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汽车硅谷”。

  “我们谈制造业,就离不开汽车业。”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执行院长、教授吕本富认为,广州发展汽车板块是重点中的重点。当前汽车业面临着整体的革命,对广州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

  “广州可以很自豪地说:全国每生产8辆乘用车里,就有1辆是广州制造。这就是我们的底气。”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评价道。

  小鹏汽车高级副总裁王旭东则坦言,广州在推广自动驾驶这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是汽车大省,广州也是汽车大市。优越的营商环境、完善的汽车产业供应链和对汽车产业的高度重视,是广州发展汽车产业,特别是推进新型汽车产业变革的天然条件。”

  汽车业的发展:

  要推动产能释放

  如何把现有基础转化成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陈键华认为,这是下一步广州要发力推动的事情。

  “目前已有广汽埃安、东风日产启辰、合创汽车等多个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广州发芽、成长,这是广州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下一步是如何把基础发展成实实在在的产能产量。”陈键华认为,首先是要优化产能布局,推动整车企业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尽快释放产能,快速成长起来。

  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配套。陈键华说,广州也提出了要打造“超充之都”,瞄准“一快一慢、有序充电”,能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陈键华认为,在智能化方面,广州入选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同时也正在争取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将以试点为依托,统筹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设施的建设。

  汽车业的生态:

  应构建产业联盟

  要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提升创新能力,产业联盟的构建也是重点。华南理工大学汽车新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立标对此建议,广州需要以国际先进的汽车产业集群为标杆,建立创新能力强的产业联盟,团结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科研院所,提升创新能力。

  “我们也在推动整车企业与本地的信息通讯企业,超高清显示企业,元宇宙企业等的各类广州企业进行合作,推动消费电子类的企业向汽车电子领域延伸,进而实现双向融合。同时,推进跨界融合,构建新型的产业生态。”陈键华表示,广州也正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大数据中心等方面寻求突破,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激发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活力;同时,强化协同能力,保证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安全可控。

  肖勇则畅想道,未来广州可以打造“智车之都”,从传统燃油车发展转向电动智能化汽车发展。“同时,广州可以作为龙头城市,来拉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汽车硅谷’这一发展蓝图。”

  文化业的潜能:

  三个维度在融合

  在“广州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就文化创新在广州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如何激发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潜能进行研讨。

  圆桌对话伊始,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兼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王晓鸣表示,目前文化产业呈现出三个维度的融合趋势: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把数字经济、新型科技文化产业结合得更加紧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如广州的设计、动漫产品等都已经在国内、国际打响了广州的城市知名度;最后是文化产业与本土文化传播的融合,如今文化“出海”已经成为新发展趋势。

  王晓鸣提出,广州要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在岭南文化上的融合,打破文化及其相关产业之间的壁垒,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将广州的文化推向海外走向世界。

  文化业的探索:

  游戏里有高科技

  “广东游戏产业从2015年起就位居世界第一位。2022年,广东游戏产业营收规模约占全国八成,游戏企业数量全国居首。广州占据广东游戏产业营收规模的37.2%,是广东游戏企业分布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广东省游戏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鲁晓昆分享了一组数据。她表示,理解游戏产业不能只理解游戏产业的娱乐属性,游戏产业的科技含量不可小觑。

  鲁晓昆认为,“将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广州游戏产业的连接打通,促进传统企业与高科技企业的优势互补,这是未来游戏产业需要探索的路径。”鲁晓昆提到,游戏产业拥有很强的科技传播力和文化传播力,过去游戏场景多采用虚拟环境,近些年来部分游戏产业开始探索实际环境与游戏场景的融合,这为广州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网易公司产业发展主任、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电子竞技协会理事黄思远表示,期待政府可以在法律法规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关培训,如不同国家的数据安全法等,帮助游戏企业更好地“出海”。

  文化业的升级:

  要培育龙头企业

  文化产业如何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更好地激发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尹涛提出,广州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已经形成了以内容为核心的综合性网络,实现广州文化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内容生产,其次是人才、科技创新与环境。

  在此基础上,尹涛表示促进广州文化产业升级,首要是培育出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龙头企业,给予企业更多的资源做好文化产业升级。其次是做好公共文化的数字化提升,加大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开放。“此外,广州要充分利用好省会城市的优势,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文化引擎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还拥有城市经济发展的显性优势和城市品牌塑造的隐性优势。”广州美术学院家具研究院院长、知名策展人、设计学者温浩提出,借助文化创意产业来激发老城市新活力,需要多维度的有机结合来打造完整、健康的生态环境。

  金融业的助力:

  要支持出口信保

  围绕“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刘兴华就广州高质量发展提出5个突破口: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特别是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在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发展取得突破;第三,在对外开放特别是制度性开放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取得突破;第四,实现数字时代的超大城市的敏捷治理,建设智慧化的政务环境和智能化的商务改革;第五,实现惠及全体市民的高质量发展。

  他留意到,广东提出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五外联动’实际就是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市场在内外联动,这次广东明确提出来,既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在高质量发展要取得的突破。”刘兴华说。

  他认为,在出口信保领域,金融机构要给广州企业更多支持。“保出口、保订单就是保供应链、保产业链,进而保广州、广东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

  金融业的策略:

  可助力细分龙头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两者之间需要桥梁,恒健主要就是做这个‘桥梁’的工作。”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唐军以“桥梁”为喻,阐述了企业作为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投资平台的作用。

  唐军首先分析了广东的产业集群。他指出,2021年,广东GDP为12.44万亿元,其中60%至70%由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贡献。“也就是说我们要再往前走,还必须要打造更多的万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实际上,2020年广东提出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唐军认为,助力打造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更容易实现这一目标。他算了一笔账:一个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一年销售收入为100亿元至200亿元。它的生态圈可以带动40家至50家平均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左右的中小企业。若以生态圈计算,一个年销售收入在200亿元左右的企业,其生态圈可以形成700亿元至800亿元的销售收入。全力打造50个这样的龙头企业,新的万亿产业集群就出现了。

  金融业的方向:

  给市场主体加油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我们一直按照‘政策所希、市场所需、科技所向’三个方向进行。”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委员,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熊焘表示。

  在“政策所希”方面,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国有大行,我们首先要支持政策所希望的领域,比如基础设施建设、万亿级产业集群构建。”

  在“市场所需”方面,广州拥有300万市场主体。“恢复信心,不是某一个两个企业恢复信心,而是需要整个市场恢复信心。”为服务广大客户群体,工商银行今年在稳外贸、稳消费等方面都有专项行动来支持市场所需。

  在“科技所向”方面,熊焘介绍,市场主体在不断扩张,但银行人员不能无限制扩张。这些年,工商银行在人工智能和线上贷款上持续发力。“如果大家有工商银行的手机APP,可以打开看一看,通过手机微信也可以申请贷款。目前线上申请贷款量和审批贷款量已经非常大了,而且线上品种已经不需要人的审批,而是在后台由计算机数据建模来完成审批。”

  《广州日报》2023年2月20日A3版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