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患者重复检查问诊?
此次市两会期间,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毅带来了一份关于提升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提案。他的建议,在小组讨论现场受到与会委员的热烈讨论。
李毅告诉记者,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把居民的电子病历、电子健康体检档案等,与省、市、区等多级医院互通,让居民不管是在基层医院看病还是转至省、市、部级医院,医生都能“一键提取”,避免患者重复检查、医生重复问诊等诸多经济、人力成本的消耗。
他表示,虽然目前成都已建立了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但部分省部级医院、工矿医院、民营医院和诊所的大量居民医疗就诊信息并未与之关联,使得“信息化”仍未涉及各个“末梢神经”,与北上广等地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李毅认为,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就是要求居民看病“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均衡发展。而如何让居民能安心进社区看病,又如何让患者快速地转至上级医院,一座城市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
由于目前基层医院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信息未打通,患者需要向上转诊时,基本都要通过人工进行联系,“电话、微信、QQ沟通并不是真的信息化,也不是真正的双向转诊”,这也大大增加了沟通、时间、人力成本。
回到社区医院康复,医生看不到患者在上级医院的就诊记录、用药情况,若患者没有检查报告,又无法准确说明,就必然会存在重复检查、重复问诊的情况,“按照三级联动指标,这样的联动很明显是不够的。”此外,目前疾控系统与医疗系统的信息也是不互通的,比如儿科医生在问诊时需要了解患儿的接种史,由于孩子接种的疫苗种类较多,家长经常难以确认,若医疗、疾控信息系统相通,“一调便知”,就免去了查询的周折。
目前在“三级”医院中,基层医院是最薄弱一环,要让居民能安心到基层首诊,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互通,解决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此外还要“补短板”。李毅表示,在全市医疗信息“多系统”的现状下,要通过技术手段让各系统间可以互通,同时还要打通卫健系统内的信息壁垒,让各部门间的信息实现互通。
他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个居民所有的就诊记录,无论在市级、(区)县级,还是在基层医院,医生在一个平台上都可以一目了然。”病人向上、向下转诊,也能通过该平台进行交付。
为何会有这样的建议?李毅解释,他在担任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院长前,曾在基层医院工作了15年。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他发现两个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是没有真正实现信息互通的,虽然成都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许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