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网络谣言说不 浙江法院以“法治芯片”赋能网络空间治理
浙江法院以“法治芯片”赋能网络空间治理
叫停大数据杀熟 向网络谣言说不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王方玲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延伸到哪里,法治就应覆盖到哪里。
五年来,浙江法院充分发挥杭州互联网法院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动科技与司法深度融合,不断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为维护网络安全、服务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贡献“浙江经验”。
树规则领风尚
法治守护美好精神家园
2019年11月19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审理并当庭宣判侵害董存瑞、黄继光英雄烈士名誉权纠纷公益诉讼案,用裁判结果有力传承了爱国主义精神,有效保护了英烈尊严,释放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明确信号,对营造崇尚英烈、敬重英烈、捍卫英烈精神的社会环境以及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起到积极作用。
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被害人谷某某的正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021年4月30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以诽谤罪分别判处郎某某、何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向公众明确宣示“侵权有代价,造谣必严惩”,彰显了网络时代背景下司法对社会行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提名案件”。
五年来,浙江法院坚持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努力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充分发挥杭州互联网法院管辖集中化、案件类型化、审理专业化的优势,共化解各类纠纷近21万件,1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6案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两会工作报告,80余案次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通过审结“雷锋姓名案”“戍边英烈保护案”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规则示范意义的涉网新类型案件,强化网络空间治理,弘扬正能量,在促进依法治网等方面不断改革探索,使互联网司法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定标尺明边界
促进新业态依法规范发展
互联网平台经济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经济组织方式,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尤其是增加就业,都有重要作用。新的业态也产生了新的矛盾纠纷,互联网平台用工就引发了大量纠纷案件。
外卖小哥撞人致伤,谁来“买单”?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该案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情形,判决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同样是预定豪华湖景大床房,享受八五折优惠价的钻石VIP预订费用居然比别的旅客贵一倍?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一审、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后,最终判令涉嫌“大数据杀熟”的某商务有限公司退一赔三,界定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平台经营者就平台内经营者应向消费者履行告知义务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其怠于履行监管职责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对规范广大平台经营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五年来,浙江法院坚持以裁判“定标尺、明边界、促治理”,探索完善平台经济、虚拟财产、数据产权、算法技术等治理规则,持续打造具有规则示范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积极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通过审结“数据产品法律属性及权益保护案”“公共数据商业化利用案”等,推动建立合规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聚焦元宇宙产业中数字鸿沟、数字版权、数据安全等问题,先行探索NFT数字作品版权规范等数字准则,向政府部门呈报《关于司法服务保障元宇宙产业健康发展的报告》,充分发挥互联网司法激励和保护创新职能;合理界定“算法检索服务”“平台数据监测”等技术应用边界,给予网信企业开放包容发展空间,促进新技术业态发展更规范;合理确立“智能机器人直播”“5G云游戏”等新型知识产权认定标准,积极探索网络游戏虚拟财产、购物平台虚拟权益、数字藏品交易等司法保护新路径,为激发数字创新活力提供司法保障。
重创新促合作
以技术赋能互联网治理
从事涉网审判的法官们有个共识:“站在行业的角度才能去规范行业,站在规则的高度才能制定出规则,站在治理的维度才能推动网络空间的法治化。”近年来,浙江法院从行业的角度、规则的高度、治理的维度,不断紧跟互联网技术,洞悉互联网产业特征,做好利益衡平,在合理确立各方主体行为边界的同时,保护好公民基本权益,保护好产业和创新。
屏幕中的当事人身处北京、广州,相隔2000多公里,通过“一根网线”视频参与庭审。如今庭审现场既没有原告席也没有被告席,只有法官一人坐在屏幕前的“隔空”开庭场景,已成为杭州互联网法院法官的工作日常。
2018年4月2日,全球首个“异步审理模式”在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针对涉网案件当事人分布时域全球化、生活节奏碎片化等特征,该模式突破了时空界限,当事人可以不同时、不同地、不同步登录平台完成诉讼,大大便利了因身处异国、公务繁忙、身体不便等客观困难而无法同步到庭的群众。
近年来,浙江法院持续推进技术赋能网络诚信体系建设,上线首个电子存证平台与司法区块链,有效缓解电子证据存证、认证难题,促进网络空间共治机制和诚信体系建设;主导构建长三角司法区块链联盟,助推长三角网络治理一体化发展;推动中国网络作家村、西湖龙井上链,实现网络纠纷源头化解,以司法助力网络品牌经济、地方特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浙江法院还积极构建多元协同的网络纠纷治理格局。上线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推动司法、行政、公证机关等多元主体数据信息跨链共享,共筑网络风险防范体系;规范和支持平台自治,促进优化平台前置调处程序,提高平台自我净化和秩序维持能力;发挥杭州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优势,在系统总结系列案件审理经验基础上,发出规范网络执法行为司法建议,引导行政机关依法文明履职,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治理合力。
2022年5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承办的数字经济法治论坛开幕,来自15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云聚”,共同探讨数字经济治理难题。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先发地,在数字浙江、法治浙江建设中,探索出一系列走在全国前列的经验和创新做法,向世界发出了“浙江声音”。浙江省高院院长李占国表示,面对数字经济治理的共同责任,浙江正和世界各地一起,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智慧。(法治日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