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电、光、锂“新三样”成出口增长点 激发外贸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03-02 10:13:00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成为出口增长点

  “新三样”激发外贸新动能

  本报记者 沈东方

  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540台长城品牌新能源车搭载滚装轮出运南非;河南伏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上机器运转不停,忙着赶制锂电池出口订单;毛乌素沙地边缘,国家能源集团宁东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工地上,千余名建设者安装光伏支架和组件……

  2022年,我国外贸顶住了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其中,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31.8%、67.8%、86.7%,电、光、锂成为外贸出口“新三样”。

  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背后有哪些原因?要持续稳住良好的出口趋势,还需如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稳外贸、促经济,电、光、锂“新三样”成为出口增长点,在积极出口的同时加快海外落地转型

  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化和数字化融合发展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达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排名世界第二。而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是新能源汽车,在全年出口的汽车中,新能源占比达到了21.83%。

  除了汽车整车,配套的锂电池也是出口的重头戏。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去年我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接近3426.56亿元,同比增速增加20.2个百分点。从出口国别来看,国内锂电池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德国、韩国、荷兰和越南,占总出口额的57.6%。

  近日,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德国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的工厂正式启动,满产后年产量将达到约3000万枚电池电芯,可装配18.5万至35万辆电动汽车。对于将首家海外工厂设在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希望将全球最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带到德国。“通过在欧洲形成本土化动力电池供应能力,我们可以进一步贴近欧洲客户,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产品解决方案,更好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

  在从年前持续至今的“出海抢单潮”中,企业纷纷到海外寻找订单、开拓商机,而对光伏龙头企业天合光能来说,海外抢订单从未停歇。每年有一半时间都在国外跑,是天合储能海外业务负责人陈程的工作常态。

  “团队人员都很有信心,感觉干劲十足。”据了解,天合光能出海“抢单”满载而归,拿下一批重大订单、长期订单,且订单规模较大,预计占2023年总销售额的30%-50%。

  作为出口“新三样”之一,光伏产品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在2月16日召开的“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八成,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他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95-120GW(吉瓦,光伏装机容量的单位),约占全球新增装机量30%以上。

  在一众光伏产品中,哪些品类更受海外市场青睐?

  “从以往的市场表现看,组件在光伏产品出口中一直占据较高比例。去年,硅片、电池片出口量也有了明显增长。可以说,光伏产品出口已经成为中国稳外贸、促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说,即便硅料价格偏高推动组件价格上涨,去年光伏出海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足以证明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在全球具备明显的竞争力。

  新能源领域产品顺应低碳潮流,国际竞争力是核心技术、市场培育、产业政策的综合结果

  2月8日9点18分,一趟满载着120辆国产新能源整车的海铁联运班列从常州铁路货场开出前往宁波舟山港,到达宁波舟山港后该批次新能源整车将通过海运形式出口至欧洲多国。这是长三角铁路年后开出的首趟新能源整车出口班列,近段时间以来,重庆、广东、河南等地已成功开行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专列,为汽车出口设立“绿色通道”。

  近些年,中国出口的产品不再局限于服装、手工制品等低附加值品类,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出口增加已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一大亮点,新能源等细分领域增势尤为明显。

  “电动汽车和光伏产品等新能源产品成为出口增长点,体现出我国产品出口从技术较为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更为复杂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理论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巫强分析,这些新能源产品的制造流程更复杂、产业链更长、所需要的配套体系规模更大,由此可见我国在复杂工业产品上逐步构建起强大国际竞争力。

  作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动能,新能源产品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其中,电动汽车和光伏产品走过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在中国出口产业发展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巫强向记者介绍,我国光伏产品在本世纪初快速发展,主要市场和原材料都在国外,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发展模式。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陷入困境。在经历市场竞争和锻炼后,近年我国光伏产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已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所以当前光伏产品出口增加较快,这是从做大到做强之后的自然体现。”相比之下,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历史更短一些,基本上与世界同步发展,一开始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技术差距。而在与特斯拉等外资企业竞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企业,产品获得国内市场认可,进而走向国际市场。

  “虽然两者发展道路有所区别,但背后有共同的驱动因素。”巫强表示,首先是掌握核心技术,从技术引进和学习开始,通过自主研发逐步掌握核心技术从而形成自身的技术优势。其次是“先决战于国内、后决胜于国外”的模式,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规模是培育新兴产业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国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才可能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除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全球的低碳趋势也给我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吹来了阵阵东风。

  2月7日,英国商务部长和交通部长宣布,英国政府将为电动空中出租车和氢动力飞机提供1.13亿英镑(约9.26亿元)资金支持,以推进零碳飞行;2月3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参议院通过了100%清洁能源法案,该立法要求到2035年公用事业公司需要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到55%,到2040年全州向100%无碳能源过渡,至此,美国承诺100%使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的州将达到13个……

  “从国际市场来看,对新能源、低碳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也是上述新能源产品在出口中表现良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在不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增长,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未来的发展潮流。这一全球趋势将推动中国企业科技创新,提升自身产品的科技水平,积极应对碳关税壁垒,让中国出口产品中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面对复杂国际经济形势,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是出口增长稳定器,“以质取胜”是长足发展王道

  装载物料的运输车辆来来往往,流水线上一个又一个产品组装成型,生产线马力全开……走进格兰仕厂区,一片热火朝天忙生产的场景映入眼帘。

  作为最早一批“走出去”的中国制造企业之一,格兰仕的产品和服务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品牌。格兰仕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是格兰仕的重点市场,主要出口微波炉、烤箱、冰箱、洗衣机等产品。”根据RCEP条款,格兰仕部分家电关税降低,如出口到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关税从10%降低至5%,极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生效实施一年多来,区域内农产品、汽车等货物贸易以及物流、跨境电商等服务贸易蓬勃发展,使得相关产业布局可以更灵活地遵从效率原则,促进成员国间产业链供应链合理布局。

  RCEP正式生效一周年、“一带一路”十周年……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我国外贸企业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

  “过去三年来,我国比较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加上我国在疫情应对方面的成绩,支持我国出口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速。但随着通胀高位运行、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及全球产业链的加速重构,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总体来看今年出口的压力是进一步加大的。”张立群表示,如何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发挥积极因素、稳住出口增长,是当前面对的重大任务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并强调“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等。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在张立群看来,“以质取胜”是王道。“我们关注出口增长时,除了要看到‘新三样’等黑马产业,也要特别注意传统制造业等老牌产业。”经过多年国际市场竞争考验的纺织业、电器业等,靠着好的质量和综合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同时在不断升级换代中稳稳占据住市场份额。以格兰仕为例,从生产羽绒服到生产微波炉、再到如今生产开发全系列智能家电,从手工作坊到自动化生产线、再到如今的智能化无人车间,稳扎稳打的高质量产品为出口持续作出重要贡献。

  “考虑到我国进出口规模已经在全球领先,所以更应该预期的是基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逐步增强后的可持续自然增长。”展望未来,巫强建议加强超越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开放,重点是扩大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方面的制度型开放,这是中国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关键点,也是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共同的制度基础和平等的制度标准。与此同时,我国要积极推动和参与各类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构建规模更大、开放程度更高的区域大市场。(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