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危机忧患意识,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本报特约评论员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日前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根据活动方案,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后,各地各部门要举办国家安全主题展览、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集中示范活动。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旨在提醒全体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平安,已成为我国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形式系统论述了国家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全面阐述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塑造稳定的内外环境。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塑造总体有利的国家安全战略态势,我们一定能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让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国号”巨轮继续乘风破浪,胜利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北京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