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兴隆湖能源电力高峰对话”在蓉举行 聚焦极端气象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发布时间:2023-06-13 10:57: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6月12日电 (单鹏)“兴隆湖能源电力高峰对话——极端气象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专题论坛12日下午在成都举行。与会专家聚焦如何增强电力系统应对极端气象条件的能力,为四川电力保供把脉问诊、提供智力支撑。

  论坛上,四川省能源局副局长林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占比超过8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40%以上,是清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输重要节点和龙头。去年四川出现历史同期最高温度、最少降水量、最大电力负荷“三最”叠加局面,暴露了四川电力系统在极端气温条件下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必须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增强电力供电保障能力。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指出,中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分析表明,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50%;2045年至2050年间,风光发电量超过总发电量50%。他表示,综合能源生产单元(IEPU)可助力电力系统应对极端天气影响,有效缓解电力供应短缺风险。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惠东从储能面临的“能源电力深度脱碳”“电力电量平衡问题”“电网承载力问题”三个挑战入手,分析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定位问题,并就未来十年主要储能本体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判。他表示,2030年以后应深化“新能源场站+储能”的构网化,综合运用多储能融合等技术路线,扩大储能设备的利用小时数,匹配多元化应用场景。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中心科学主任申彦波提出“源-网-荷”三管齐下的极端气候应对建议。他分析称,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气温偏高将成为常态,降水的时间和空间不均性会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各关键环节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电力领域需关注天气变化。

  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执行董事王永平认为,四川省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要弥补能源结构短板,促进“网源荷储智慧融合”以应对极端情况,打造四川绿电交易市场,并以新能源体系带动智能、材料等产业变革。

  西南科技大学校长黄琦表示,“双碳”目标需要大规模清洁能源开发,青藏高原蕴藏最丰富的能源。他指出,探索大容量隧道输电关键技术,是当前青藏高原清洁能源开发亟待解决的科技难题。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分享了兼顾保供/消纳双目标的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优化技术,并围绕电力气象体系、源网协同保供、负荷激励政策提出了详细建议。

  据悉,本次活动由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指导,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天府永兴实验室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完)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