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经济观察:千年彝绣何以走向国际?

发布时间:2023-09-07 11:19: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昆明9月6日电 题:经济观察:千年彝绣何以走向国际?

  中新网记者 胡远航

  继走进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舞台后,云南楚雄彝绣将于9月走进米兰时装周。这个发源于西南山区的古老技艺,何以从“深闺”走向“国际”?“非遗”元素跨界时尚服装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6日,在昆明举行的“米兰时装周楚雄彝绣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来自云南楚雄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非遗专家、彝绣企业负责人等,共同解开这一疑问。

  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历史,是彝族人民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心灵花朵”,具有文化深厚、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浓郁的独特风格。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楚雄彝族绣娘“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用一针一剪一丝一线,赓续绵延不绝的传统技艺。

  中共楚雄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介绍,9月23日,以“流光彝彩、美美与共”为主题的云南楚雄彝绣成衣系列发布会将登上米兰时装周。这是楚雄彝绣从永仁直苴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走向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后,再次走进世界四大时装周,也是代表中国参加本次米兰时装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届时,将集中发布36套缀饰彝绣“非遗”元素的跨界时尚服装服饰,并举办楚雄彝绣米兰时装周媒体见面会。

  李汶娟称,米兰时装周期间,楚雄州参展团将围绕推动云南民族服装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楚雄彝绣产品拓宽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等事项与国外服装企业开展对接沟通,有效打通彝绣产品创意设计、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的商业闭环,全产业链加快特色化、时尚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事实上,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楚雄彝绣早已从“指尖技艺”发展到“指尖经济”再到“指尖产业”,成长为亿元产业。据统计,截至目前,楚雄州已培育彝绣经营户538户,其中规上企业12家;命名首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彝绣工作站13个,培育进入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名录167人,绣娘5.7万名;建成彝绣车间77个、绣坊260个。2022年,楚雄全州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2.45亿元。

  这份成绩,源自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个人多个层面的努力。李汶娟介绍,当地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出台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37条措施和加快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1+N”政策体系;制定全国首个以“楚雄彝绣”为代表的手工刺绣标准,统一定价标准、刺绣工艺、追溯体系;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楚雄彝绣”区域公用品牌,保护楚雄彝绣知识产权;成功打造了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孵化的“彝绣园”;推出了体验彝绣传承精品线路的“彝绣游”;率先在全国创新推出银行专属贷款“彝绣贷”、降低彝绣企业物流成本的“彝绣邮”;并启动运行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构建了楚雄彝绣产业数据收集、分析、解释、传播体系。

  此外,当地还建立以彝绣产业发展为主营业务的楚雄州文化发展集团公司、彝绣产业联合会,建体系、促生产、扩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合力、工作合力。与此同时,人大持续监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饰保护条例》的执行;政协充分聚合各行业各领域力量助推楚雄彝绣产业发展;人社部门积极向国家、省相关部门申报《云南省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开发项目——彝族手工刺绣工艺制作》专项证书,扎实开展绣娘培训;残联、妇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切实保护绣娘和残障人士的权益。

  楚雄彝绣出山出海,离不开上海、广东、福建等沿海省市的帮助。今年3月,楚雄彝绣绽放上海时装周,6月惊艳亮相深圳文博会。同时,楚雄彝绣还与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开发销售“妈祖—彝绣”联名款非遗文创产品,实现“楚雄彝绣”和“妈祖文化”两大非遗成功牵手,在全球上万个妈祖文创产品店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与“中国鞋都”莆田鞋企合作开发“楚雄彝绣—莆田鞋”联名款文创产品,实现了楚雄彝绣与国际国内市场的一次成功握手。

  “楚雄彝绣从千年前走到今天、从深山走向都市,由原生态到国际化的嬗变,生动诠释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李汶娟表示,楚雄彝绣走进米兰时装周,将是“最美中国风、最炫民族潮”与国际时尚的强烈碰撞和激情拥抱,更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彝绣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

  下一步,楚雄州将通过抓产业主体和品牌打造,抓宣传推介和市场拓展,抓人才培养强化支撑,抓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力争到2025年,发展壮大10个年营业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骨干彝绣企业,20个年营业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彝绣企业,100个年营业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彝绣企业,实现10万绣娘、10亿增加值目标。(完)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