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历史与未来交融:北京石景山文化地标的复兴与蝶变

发布时间:2023-09-15 15:09: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题:历史与未来交融:北京石景山文化地标的复兴与蝶变

  作者 苏婧欣

  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正式开幕。当天下午,由论坛嘉宾组成的观摩团走进北京市石景山区,深度体验了北京“西大门”文化地标的复兴与蝶变。

  老旧市场升级文创产业园

  漫步在郎园PARK的庭院式仿古建筑群内,现代与传统两种艺术风格完美结合,人们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模样。

  郎园PARK的前身是博古艺苑工艺品市场和北方旧货市场。2017年,石景山区启动对北方旧货市场的整体疏解,这个经营20多年的石景山区最大旧货市场彻底关闭。随后,石景山区对原产业项目升级转型,将该地改造成以科技文创、影视研发、文化艺术、青少年教育为主的文化内容生产区。

  现在的郎园PARK拥有被网友评为“最美书店”的全民畅读书店,还有汇聚茶艺、制香、制瓷等传统技艺的呦呦市集,为市民带来了“家门口”的文化互动,已成为京西的重要公共文化地标。

  据介绍,自2018年运营以来,郎园PARK始终聚焦石景山地域特色,以“传统文化体验经济”为核心,通过较高的体验感、参与度的文化互动,已累计打造1500余场文化活动,吸引客流约200万余人。

  神秘古寺变身非遗主题博物馆

  “这座寺庙,在明清两代均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庙门常年紧闭。”随着讲解员的解说,论坛嘉宾们走进了承恩寺这座带有神秘气息的古寺庙。

  承恩寺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寺庙整体建筑成“回”字形,除了外面的大墙,自天王殿至法堂,四面均由殿堂房屋围住,成为固若金汤的内院。内院东南、西南院角是钟、鼓楼,与其他寺院独立建筑的钟鼓楼有别;山门前有一对保存完好的下马石,证明它不是一般的寺庙,而是与官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自明代以来即有“三不之谜”,不开庙门、不受香火、不设道场,让它成为“北京最神秘的寺庙”。

  2021年,以展示皇家工艺为特色的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在承恩寺开馆,成为传承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燕京八绝,即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牙雕、玉雕、雕漆、京绣、宫毯,均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里,沉浸式体验展厅不仅能让人们欣赏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皇家陈设的大气恢宏,还能与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一起体验非遗技艺。

  首钢工业遗存重获新生

  “大跳台现在可以上去吗?”一位论坛嘉宾站在首钢园区内指着远处的首钢滑雪大跳台跃跃欲试。

  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以其飘逸的外形设计、智能化的造雪设备成功“出圈”。也是在这时,不少人才在比赛转播中看到过去的“十里钢城”首钢早已悄然重获新生,成为充满活力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北京首钢始建于1919年,是中国工业发展史的重要代表。进入21世纪,首钢启动了“钢铁大搬迁”,老厂区留下了8.63平方公里的开发空间。随着北京成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地时,老厂区迎来了又一次转型发展机遇。

  曾经产出首钢第一炉铁水的一高炉,现在已成为囊括未来科技乐园、主题秀场、艺术展览等业态为一体的多元化空间。凝结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工业记忆、被誉为“功勋高炉”的三高炉,则在整体设计改造下,成为重要的全球首发中心和网红打卡地。

  据统计,自2020年5月园区向社会开放以来,累计入园客流量已达1100万人次。(完)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