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罚金超2.46亿 保险业顶格处罚常态化

发布时间:2023-10-09 15:07:00来源: 北京商报

  严监管正成为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今年前三季度,保险业罚款总额快速提升。10月8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监管部门前三季度针对保险业开出罚单总额超2.46亿元,剑指保险业乱象。

  从处罚缘由来看,财务数据造假、返佣、销售误导、虚假宣传、虚假理赔等仍是颇为常见的违规原因。此外,保险资金运用、银保渠道费用等成重要监管方向。而针对机构或个人的吊销许可证、禁业、停业等“顶格处罚”也逐渐成为常态化监管手段。

  业内专家表示,顶格处罚常态化反映了监管机构对于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不仅能够增强行业合规经营意识,促使行业规范发展,也能够通过惩罚违规行为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

  合计罚款2.46亿元

  三季度已尽,保险业严监管力度持续不减。10月8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监管部门前三季度针对保险业开出罚单总额超2.46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86亿元罚金同比增长32%。

  一直以来,财产险公司是监管处罚的重灾区,前三季度财产险公司合计被罚1.37亿元,占比55.9%,超过了保险集团公司、人身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被罚金额的总和。

  分公司来看,人身险公司违规出现频次较高的处罚事由包括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欺骗投保人,未严格执行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等。财产险公司违规缘由也主要集中在财务数据虚假,提供或编制虚假资料,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等。一直以来,这些都是保险行业的违规“重灾区”。

  “保险公司被罚金额持续上升,反映了监管部门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强,监管也越来越趋向严格化。”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这也说明,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违法违规行为,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针对欺骗投保人、返佣、编制虚假材料等行业顽疾,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违规违法进行从业已经成为行内人士默认的潜规则,通过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业务,会严重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不对此类行为进行严格处罚,无疑会导致“破窗效应”,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会通过违规违法谋取不正当利益。

  保险资金、银保渠道受关注

  从违规缘由来看,除了财务数据造假、违规展业、销售误导等常见的违规行为,今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运用、银保渠道费用等成重要监管方向。

  具体来说,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中宏人寿因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独立监督人不符合条件等,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共计80万元;复星保德信人寿因保险资金未独立运作等原因被罚款,该公司原总经理陈国平被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

  在银保渠道违规方面,也有多家公司“吃下”罚单。比如,国华人寿淄博中支,因虚列银保客户经理薪酬,被责令改正,罚款14万元。

  今年以来,监管针对银保渠道持续出手,就在上个月,监管召集了一些险企交流,主要涉及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问题,抑制银保“小账”,降低银保渠道手续费佣金。

  付建指出,监管针对银保渠道多次出手,对于行业的规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银保“小账”是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的返点问题,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市场竞争原则,也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监管部门出手规范,有助于规范保险行业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停业、吊销、禁入频现

  实际上,不仅罚单金额激增32%,从单个机构来看,监管对保险机构处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今年前三季度,17家险企或分支机构被开出百万罚单,包括人身险公司9家、财产险公司8家。如复星保德信人寿、长安责任保险、华海财险等。其中,监管最近一次披露的百万罚单为针对中路财险的处罚,该公司因个别人员未经核准实际履行高管职责、借用通道变相自行开展高风险领域投资、虚假承保非车险业务等,合计被罚款212万元。

  顶格处罚也屡见不鲜,以终身禁业为例,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已有9人收到保险业终身禁业罚单,另有1人被责令终身不得从事公估业务。

  并且,监管也综合采取了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吊销业务许可证、撤销任职资格等多种处罚措施,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比如,永诚财险上海分公司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编制虚假的文件资料等违规,被责令停止接受新的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业务3个月。李某作为圣源祥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虚列费用的直接责任人,被撤销任职资格。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顶格处罚常态化反映了监管机构对于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表明了对于违规行为的严肃态度和决心。这种常态化的顶格处罚有助于震慑保险公司,增强其合规经营意识,促使行业规范发展。同时,也能够通过惩罚违规行为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