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荆楚江淮双线牵 合武高铁构建武合1小时生活圈

发布时间:2024-01-03 13:26:00来源: 湖北日报

  1月2日,合肥至武汉高铁(安徽段)启动建设,这是继去年5月23日湖北段启动建设以来的又一标志性时刻。随着这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建成,未来武汉与合肥之间将有两条高铁通达。

  “非常方便,每周末我都回去。”小李是合肥人,如今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工作。乘坐既有的合武线,不到2小时就可以从武汉抵达合肥。

  既有的合武线连接武汉市与合肥市,2009年4月1日开通,是湖北首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线路,东接宁合段,西接汉宜线,属沪汉蓉铁路中间路段。每年春运,数千趟动车组从合武线呼啸而过。

  有网友提出疑问,合肥至武汉再建一条高铁是否有必要?对此,安徽省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部部长訾力解释,原有的合武铁路属于客运专线,技术标准不高,开行时速250公里,运行时间约2小时,而新建沿江高铁合武段设计时速350公里,技术标准进一步升级。建成通车后,合肥到武汉的通车时间将缩短至六七十分钟。武汉与合肥之间将构建1小时生活圈,极大密切武汉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的交流。

  武合双城生活将变成现实图景:早上吃完热干面,坐上合武高铁到合肥逛逛,中午在合肥吃一碗安徽板面,然后坐上合武高铁回家,将成为可能。

  正在建设的合武高铁线路起自合肥铁路枢纽合肥南站,经安徽省六安市区及金寨县,湖北省麻城市、红安县至武汉铁路枢纽,经武汉天河站接入在建的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线路全长约36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武汉天河、合肥南等8座车站,建设工期为4.5年。

  “毫无疑问,双高铁将带来潜在商机,助推两地更加务实合作,也必将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加速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认为,合武高铁作为沪渝蓉高铁的一部分,未来更重要的意义是助推提升整个中部地区与东部、西部的通勤效率。

  高铁带来的不仅仅是旅行时间缩短,更将带来产业合作的“大蛋糕”。铁四院合武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郑晓强认为,湖北、安徽产业结构类似,合武高铁将促进湖北、安徽两省在总部经济、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取得“1+1>2”的效果,推动形成长江经济带重要科教走廊、创新走廊、产业走廊。

  沪渝蓉高速铁路,全线长约2100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主通道之一,是一条兼顾多重路网功能的高铁路网“金腰带”。其连接的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

  目前,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合肥至武汉段、武汉至宜昌段、宜昌至涪陵段、成渝中线铁路等5段已经开建。武汉枢纽直通线、涪陵至重庆段正在加紧筹划。

  相关报道>>

  高铁穿城不降速 合武高铁实现“选线自由”

  湖北日报讯 (记者左晨、通讯员张启山)如何做到高铁穿城不降速?1月2日,由铁四院总体设计的合肥至武汉高铁(安徽段)启动建设。在该项目中,铁四院应用了自主研发的桥梁弹性约束装置,解决了多处曲线、大坡度段无法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难题,真正实现了“高铁选线自由”。

  据介绍,传统高铁选线大跨度桥梁受轨温调节器限制,只能设置在直线、小纵坡线位上,极大限制了高铁选线自由度。若要实现“高铁穿城不降速”目标,满足线路高平顺性要求,往往造成巨大的拆迁量,甚至影响站位的最优选址。

  合武高铁自东向西横穿武汉市区,沿线跨越高等级道路、铁路、河流等80余处,需建设大量主跨120米至200米大跨桥梁。以合武高铁府河特大桥为例,线路在天河机场落地后,需短距离内布设大跨桥梁跨越府河。

  如按照传统方案,整个设计线路呈直线,在跨越府河以及落地天河机场时,不仅无法在最优位置设武汉天河站,而且拆迁量巨大。目前在线路设计中应用桥梁弹性约束装置后,接入天河枢纽时可优选最佳线路方案,既减少了拆迁量,又满足高速行车要求。

  铁四院副总工程师严爱国介绍,桥梁弹性约束装置由支撑系统、弹性约束系统(相当于在支座两边加了两个活动弹簧)、可调限位系统三部分组成,可减小桥梁梁端温度伸缩变形,解决大跨梁桥必须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难题,消除线路在大跨梁桥上直线、小纵坡技术限制的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桥梁墩高,节省投资。在合武高铁设计中,武汉城区有10处类似选线难题均能通过该装置解决,成为合武高铁以最优路线穿越武汉市区的制胜法宝。

  据悉,铁四院桥梁弹性约束新装置的发明与应用成套技术被评为“2023年中国工程建设十大新技术”。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杭温高铁、昌九高铁、合武高铁等项目中,让高速铁路选线设计及桥式选择更加灵活,为高铁引入超大城市建成区,构建“海陆空”联运的交通大格局,提供了技术支撑。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