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85】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陆健
刚刚结束的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获奖团队几乎均来自临床一线。
“很多病人到了心衰晚期,除了心脏移植,别无他法。作为医生,我每每会有一种无力感。”在心内科干了多年的胡新央至今记得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他父亲一遍遍来咨询,不愿放弃,但是又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接触的患者越多,了解患者疾苦越深,就越能强烈感受到,人们对健康的渴求与有限的医学技术之间的矛盾。”胡新央的这种感触,浙大二院很多医生都有。
这一矛盾怎么解决?“医院是医学创新的策源地。”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要创新!唯有创新、再创新,才能真正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
如何推进创新呢?需要贴近临床一线,多一些琢磨功夫。
2024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近日公布,获奖者中,一位92岁的老者引人瞩目。他就是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学专家彭淑牖。让人惊诧和钦佩的,不是92岁这个年龄,而是这个年龄依然站在手术台上!
“不上临床,怎么发现问题?!”彭淑牖总是说。平日里,老人没少对身边的晚辈唠叨:“发现哪里有问题,就要去分析、去解决。”
彭淑牖是浙大二院有名的“发明家”——他发明的“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大大缩减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则降低了胰腺手术后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被业内称为彭氏捆绑术……而这些,全部来自他平时做手术时的观察,以及手术后的琢磨。
善于把临床问题变成科学问题。琢磨多了,创新就有了根基!在浙大二院,爱琢磨已经成为一种相互感染、相互带动的氛围。
这座走过155年的医院,正走上一条新的道路——打造“创新中心”范式。“我们围绕重大疾病诊治,从预警预测,到术式创新,再到器械药物研发等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比如心力衰竭,把方方面面的医生和研究人员,搞基因、蛋白、检测检验、材料科学、工程、影像的,都串起来,突出重点进行研究,整体上提高诊断、治疗水平。”说起创新中心,浙大二院院长王伟林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
目前,浙大二院已启动“5510”工程,即用5年时间争取形成10个标杆创新中心。与创新中心相匹配,浙大二院的各种政策措施都带着一股子鲜明的“创新劲”:搭建从基础研究到动物研究平台、临床研究平台等的研究链,成立技术转化办公室;给年轻医生专门的科研时间、经费、津贴,配备学术导师、科研助理;建立创新俱乐部、举办创新大赛……
但,所有的创新,都要满足一个要求。
“就是看能不能真正帮到患者!比如能不能带来更少的并发症、更好的治愈率、更长的生存率。”90后的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史利根语气坚定。
不久前,浙大二院“临床科学家”培训项目又迎来一批年轻医生。“坚守临床,坚持创新,为每个患者的健康寻求最佳答案!”培训结束后,一名医生这样总结道。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02日 01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