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博览

欧洲外交的“中国暖春”

发布时间:2023-04-10 08:42:00来源: 北京青年报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一年之计在于春。自3月底以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先后访华。中欧高层往来频密引发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马克龙的丰富多彩的访问,更是在中法社交媒体上引发轰动效应。一句话,欧洲外交迎来了“中国暖春”,中欧关系春意盎然,中欧各领域交往已迅速重启,正全面铺开。

  为双边关系提供战略引领。来访的三国领导人有着广泛的代表性。西班牙今年下半年将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是欧盟“发动机”之一,马克龙是继前德国总理默克尔之后引领欧盟外交的“执牛耳者”;欧盟委员会作为欧盟总部的执行机构,在推进中欧经贸合作方面能发挥顶层设计作用。访华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桑切斯首相,并同马克龙总统和冯德莱恩主席深入交换意见,为中西、中法、中欧关系下一步发展提供战略引领,为动荡的世界持续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

  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双方福祉,关乎全球稳定和繁荣。在会晤中,中欧领导人强调两个关键词:一是“战略自主”,二是加强合作。

  马克龙表示,法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反对搞对立分裂,反对搞阵营对抗。法国主张团结合作,大国关系保持稳定。桑切斯表示,当前世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冯德莱恩表示,欧中进行坦诚和建设性的对话,保持欧中关系持续发展,对欧洲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

  除了会谈、会见、共同见记者等常规外交活动之外,有两个特殊的外交安排体现了中方的“匠心”。一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二是习近平主席在广州松园同马克龙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人们通过视频画面看到,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总统在庭园散步,不时驻足交谈,饶有兴致地观赏岭南园林的独特景致。“松园茶叙”将成为中法、中欧外交史册里让人津津乐道的新佳话。

  4月7日,中法联合声明重磅出炉。这份联合声明分五大部分,共计51条,是中法自2014年以来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声明文件,展现了“稳定、互惠、开拓、向上”的中法关系主基调,为中法合作开辟了新前景。法国作为欧盟大国,其外交指向对欧洲外交具有风向标意义。

  为乌克兰危机协调立场。西班牙每日新闻网站、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等海外媒体都认为,欧洲领导人选择访华的时间点非常微妙:一是在北京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后一个多月进行的,该文件被许多人解读为可能有助于开启谈判的和平计划;二是在中俄领导人莫斯科会晤之后。他们都迫切想听一听中国准备为调停这场冲突做些什么。

  在中法领导人会晤上,中方与法方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出共同呼吁。在中法欧三方会晤上,中方明确指出“乌克兰危机不是中欧之间的问题”,并将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欧方从自身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思路和方案,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冯德莱恩与马克龙表示,欧方赞赏中方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所做的努力,主张重启政治谈判,以外交手段解决危机,实现欧洲持久和平,希望同中方加强沟通,为和平做出共同努力。

  为中欧务实合作提供新动力。经贸合作是中欧和中法关系的“压舱石”。法方随访团除政府高级官员和文化界人士外,还包括数十位商界领袖。据报道,来自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高铁制造商阿尔斯通、能源巨头法国能源公司、化妆品巨头欧莱雅的高管均在随访名单中。

  据欧洲媒体报道,冯德莱恩主席访华第一站是会见欧盟在华企业家代表。马克龙总统则参加中法间文化、经济等多个配套活动,并赴制造业强省广东参加经贸文化推进活动。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消息,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框架下,双方36家企业签署了18项合作协议。空客在天津设立第二条总装线,中方批量采购160架空客飞机,法国电力公司与中广核签署全球合作伙伴延长协议,中船集团与达飞海运签订金额超过210亿元人民币的集装箱船造船协议,中方对法国猪肉进入中国市场给予更多许可授权。此外,中方欢迎法国担任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中方愿同法方以明年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加强相关领域合作。

  针对中欧产业链“脱钩断链”的论调,冯德莱恩指出,同中国“脱钩”不符合欧方利益,不是欧盟的战略选择。马克龙在北京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时说,法方反对“脱钩断链”,希望打造更加稳健开放的供应链。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欧关系的暖春已扑面而来。

  北京青年报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