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博览

(第20届东博会)东博会举办20年来改变了什么?

蒋雪林 发布时间:2023-09-18 09:13: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东盟专线】(第20届东博会)东博会举办20年来改变了什么?

  中新社南宁9月17日电 题:东博会举办20年来改变了什么?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中国和东盟政府经贸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9月16日至19日在南宁举办,17日举行开幕大会。境外客商全面恢复线下参展参会。

  今年是东博会的第20个年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回顾过去20年,这个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展会,给中国和东盟民众带来了什么?它如何影响着中国和东盟的合作?

  9月16日,广西南宁市,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当天,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展会将于9月19日闭幕。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摄

  个人生活:东博会铺就跨国缘

  来自越南的女青年段海云9月14日办好了参加第20届东博会的相关证件,她将在越南商品馆,帮助越南客商售卖沉香。

  这是她第二次参加东博会,她丈夫是广西人,夫妻俩目前在南宁生活。“东博会落户广西南宁后,它的影响力逐年加大,我丈夫看到了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前景,于是选择到越南留学,让我们有了相识的缘分。”段海云说,东博会让她从中发现了不少商机,她想以东博会为平台,做中越跨国生意。

  像段海云一样,来自马来西亚的钟青芯也嫁给了广西人。东博会落户广西南宁后,广西和东盟国家交往更趋密切,这也让钟青芯和丈夫龚成有了在马来西亚相识的机会,开启了浪漫的跨国爱情。东博会长期在南宁举办,东盟国家非通用语种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钟青芯因此有机会到广西就业,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担任马来西亚语教师。

  经贸交流的密切衍生了东盟非通用语种人才需求的火热,不少广西高校都有东盟国家的老师前来任教。来自缅甸的杜瓦底敦就是其中的代表,她2008年来到中国广西,受聘于广西民族大学,从事缅甸语教学工作。2012年,杜瓦底敦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金绣球”奖,这是广西授予来桂工作的国(境)外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

  9月16日,广西南宁市,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当天,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展会将于9月19日闭幕。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企业发展:东博会成就财富梦

  东博会改变了段海运、钟青芯、杜瓦底敦等东盟民众的人生轨迹,也成就了众多企业的财富梦想。

  “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为我们开拓东盟农机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10多年来,我每年都参加东博会及其系列活动,结识了许多东盟客户。根据他们提出的需求,我们特别针对油棕种植园,研发出高效、智能的农机设备,有效提高当地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印尼等东盟国家很受欢迎。”广西合浦县惠来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民营企业,目前年产农业机械能力达1万台套以上,产品出口“一带一路”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东博会平台,实现财富梦想的不仅有中国企业,东盟国家的企业也纷纷通过东博会开拓在华业务。“从第一届东博会至今,我既参与东博会在新加坡的招商组展、宣传推介、贵宾邀请等工作,从中了解到很多商机,在南宁投资建设了中新物流园,还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一起建设了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新加坡益嘉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海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泰国天丝集团看中东博会落户南宁形成的“南宁渠道”。该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说:“‘南宁渠道’为我们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集团2023年选择在南宁投资13亿元人民币建设红牛饮料生产基地。集团将借助东博会这一国际舞台,拓展中国和东盟两大市场,深耕红牛在华业务。”

  区域合作:东博会助战略互信

  东博会举办20年来,不仅个人和企业受益,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东盟战略互信和全方位交流合作。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葛红亮称,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其系列活动作为桥梁,20年来将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互信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葛红亮表示,东博会的平台价值,超越了纯粹展会。通过东博会,沟通了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地方官员、双边民间的交流,学者、智库等也加强了沟通。东博会对促进双边政治互信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也认为,20年来,每年举办的东博会为中国—东盟深化合作、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发挥了重大战略支撑作用。

  对于未来,葛红亮和许宁宁都表示出乐观的预期。“因为中国东盟之间已经有了稳定的价值链和供应链基础,这两个经济体将进一步紧扣自己需要的东西展开合作,而东博会仍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葛红亮说。(完)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