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中巴文明对话跨越山海

发布时间: 2024-11-08 09:35:0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巴西使团访华船只“维塔尔·德·奥利维拉”号。

  图②:《热带中国》(2003版):吉尔伯托·弗雷勒著。

  图③:《我亲爱的甜橙树》: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著。

  图④:电影《尼斯:疯狂的心》中文海报。

  以上图片均为张方方提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与巴西,分别位于东西半球,在漫长的岁月中,浩瀚的太平洋未能阻隔两国间的友好对话。从16世纪海上贸易的邂逅,到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度交融,中巴人民以文化为桥梁,跨越山海,相知相交,谱写文明交流互鉴的华章。

  古代航迹——

  中巴文明第一次握手

  两国友好交往的序篇可追溯至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彼时,载满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的船只从澳门起航驶向葡萄牙,偶尔在巴西的港湾驻足补给,悄然为中巴商业往来编织纽带。在随后约200年时间里,中国商品经由里约热内卢等港口进入巴西,成为广受当地上流社会喜爱的奢侈品,逐渐形成巴西人民心目中最初的中国文化符号。历经几个世纪的交往,巴西对中国的认识逐渐增多,中巴两国友谊的种子生根发芽,静待绽放。

  19世纪初,首批中国茶农抵达里约热内卢种茶授艺,成为美洲最早的华人社区之一。里约热内卢蒂茹卡国家森林公园里,矗立着一座风格独特的“中国亭”,这是里约热内卢市政府于1903年为纪念中国茶农而特地建造的,记录着中巴两国人民“因茶结缘”的美好情谊。19至20世纪初,巴西对东方文化的浪漫想象愈发炽热,巴西知识分子乃至国王佩德罗二世对东方古老文明的艺术和思想产生浓厚兴趣。

  1879年,巴西决定派遣使团前往中国,期望与中国建立直接的贸易和外交关系。苦于在巴西难寻翻译,使团不得不绕道欧洲求得一名法国翻译后,在法国土伦港登上“维塔尔·德·奥利维拉”号(图①),一路向东穿越马六甲海峡。跨越千山万水,克服艰难险阻,巴西使团终于在1880年7月到达中国天津。他们访问了北京、广州、香港、澳门等地,通过广泛的实地观察,对清朝的社会结构、习俗、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记录。1881年,清政府与巴西签署《中国—巴西和好通商航海条约》,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交流合作的新阶段。

  1888年,使团成员恩里克·里斯本(中文名李诗圃)编撰的《中国和中国人》一书出版,成为巴西首部系统介绍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况的著作。这部巴西汉学的开山之作一定程度上纠正并澄清了一些对于中国的偏见。例如,作者写道,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学校网络之一,教育的普及、社会对知识的尊崇以及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令他深感震撼。

  1959年,巴西社会学家吉尔伯托?弗雷勒发表《为什么是热带中国》一文,将巴西称为南美洲的“热带中国”,这篇文章及其他研究成果被整理为《热带中国》(图②)一书。这本书开创性地探讨了中国对巴西的诸多影响,深刻剖析了巴西社会的东方性。这些早期的相遇与交往,为中巴文明互鉴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见证。

  文思共鸣——

  20世纪中巴文学隔空对话

  在20世纪民族解放与民主运动浪潮推动下,巴西文学乘着新文化运动的东风进入中国读者视野。当时,中国和巴西同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期,对发展道路、社会正义、农民斗争等话题的讨论成为两国学界和文艺界共同关注的议题。

  20世纪20年代,中国涌现出一批以文学研究会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团体。此后几十年里,《小说月报》《现代文学评论》《文学》《文潮》《中国文学》《文汇周报》等刊物秉持研究世界文学、创造中国新文学的宗旨,刊登了多篇介绍巴西文学的文章,陆续推介了格拉萨·阿拉尼亚、阿鲁伊西奥·阿泽维多、马查多·德·阿西斯等巴西作家的作品。这些著作立足现实,既包含对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批判,又表达了对社会腐败的反思。

  时光推移,中巴两国文学间对话不断升温。若热?亚马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位发表中文译本作品的巴西作家,为中国读者开启了认识巴西的新窗口。亚马多的作品大多关注边缘群体,勇于揭露社会弊病,这样的现实关怀令其被誉为“让人读懂巴西的人民作家”。20世纪50年代,他的3部著作《无边的土地》《黄金果的土地》《饥饿的道路》通过其他语言转译进入中国。1981年,小说《金卡斯之死》首次由葡萄牙文译成中文。作为巴西共产党党员,亚马多曾于1952年、1957年和1987年3次受邀访华。他一生创作了30多部小说,作品被译成49种文字,在近60个国家出版发行,发行量高达2000万册。亚马多作品中的反抗精神、左翼思想和写实主义风格,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收获了广泛的欣赏与共鸣。

  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了中外文学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巴西正经历着与中国相似的城市化进程,文学领域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地域多样性。全球化时代背景与巴西民族特色的交融,奇迹般唤醒中国读者内心深处的熟悉感,克里斯托旺·泰扎、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等巴西作家的作品掀起一场经久不衰的文化热潮,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风格。中国文学和巴西文学的隔空对话,跨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在文学风格与表现形式上同频共振、美美与共。

  互鉴典范——

  中巴文化交流的绚丽篇章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巴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巴西电视剧《女奴》曾在中国热映,女主人公伊佐拉对自由和爱情的勇敢追求打动了中国观众的心。巴西音乐波萨诺瓦和桑巴舞受到越来越多中国民众的喜爱。与此同时,中文热也在巴西持续升温,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影视作品展、中国陶瓷文化展等在巴西多个城市绽放华彩。蓬勃的人文交流为两国间相知相亲注入新的活力,昔日巴西全境难觅中文译者的景象已成为历史。

  巴西文学作品的中文译本在国内不断涌现,保罗·科埃略、米尔顿·哈通、鲁本·丰塞卡等巴西著名作家逐渐为中国读者熟知。《幻灭三部曲》《弗洛尔和她的两个丈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星辰时刻》等作品在中国赢得口碑与市场的双丰收。同时,众多中国文学经典被译成葡萄牙文在巴西出版发行。《论语》《道德经》等哲学典籍、《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等文学佳作都成为巴西民众了解中国文化、走近中国社会的重要文本。

  近年来,中国与巴西携手开展中拉文化节、中拉思想文化经典互译、金砖国家电影交流等一系列文化合作项目。两国文化交流从文学延伸至视听艺术多个领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巴西作家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的经典儿童小说《我亲爱的甜橙树》中文版(图③)于2010年面世,至今销量已逾40万册,改编的同名电影同样获得中国观众的喜爱。电影《尼斯:疯狂的心》(图④)于2018年上映,讲述了尼斯医生悉心治愈精神病患者的故事,让中国观众感受到巴西人民的善良和温情。中国影坛佳作频现巴西荧幕:贾樟柯执导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刘泽的《来处是归途》等影片在圣保罗国际电影节上广受关注。同样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设置巴西电影周,让中国观众近距离欣赏来自遥远南美的优秀影视作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数百年间,中国与巴西人民跨越山海,克服地理空间和历史文化的界限,分享知识,交流观点,增进理解,彼此欣赏,这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明互鉴的历程。展望未来,中国与巴西将继续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在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增进民心相通,加深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汇聚磅礴力量,为创造美好未来点亮文化火种。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8日 18 版)

(责编: 王东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