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2021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超10%

发布时间:2022-01-04 16:50: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4日电(李博)在今日举行的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介绍,北京市全力推进煤炭清洁替代,提升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4.4%提高到2021年10%以上,实现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承诺。

  压煤措施对PM2.5直接减排量贡献超五成

  强化系统设计,统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北京成为全国清洁能源转型典范城市,优质能源占比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坚持首善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出台《北京市2013-2017年加快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近十年来,北京市煤炭消费量由2012年2179.6万吨下降到2021年不足150万吨,占北京市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25.2%下降到不足1.5%。压煤措施对PM2.5直接减排量贡献占五成以上、对SO2减排量贡献占八成以上。能源结构加速优化支撑了北京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显著改善。

  600万吨煤炭产能全部退出

  强化重点突破,精准实现能源关键领域清洁转型。2021年北京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8天。

  去煤方面,先后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淘汰燃煤机组272.5万千瓦,新增燃气机组724.2万千瓦,实现本地电力生产清洁化。持续推进采暖、工业锅炉用煤清洁替代,实现31座新城集中供热中心、中心城区63座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累计完成3万多蒸吨燃煤锅炉清洁替代,基本实现城镇供暖和工业用煤清洁替代。大力推动化解煤炭产能,全市600万吨煤炭产能全部退出,随着2019年大台煤矿关停,结束北京千年采煤史。

  提质方面,突出分类推进,全面增强清洁能源设施能力建设。城乡供电能力持续提升,外受电通道达到13条28回,输电能力增加到3400万千瓦,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电力设施建设,全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5%。多源多向燃气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三种气源、七大通道”外送格局,2017年全市16个区全部连通管道天然气,天然气消费量从2012年92.1亿立方米增长到2020年189亿立方米,支撑了“煤改气”。基本实现城镇地区清洁供热,形成以四大燃气热电中心为主力热源、7座燃气尖峰锅炉作为辅助热源的1个中心大网及若干个区域独立供热系统组成的供热格局,构成了以热电联产、燃气供热为主导,多种能源、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清洁供热体系。

  惠民方面,推进完成全市130多万户农村居民实现“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能源安全取暖。持续实施一批老旧小区供热管线及配电网消隐改造,惠及数十万户城乡居民。

  通过压减燃煤、增强设施能力建设,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执行更为严格的燃气轮机、锅炉等排放地方标准,能源领域污染物显著下降,助力北京市SO2平均浓度从2012年2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3微克/立方米。NO2平均浓度从2012年5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26微克/立方米。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0%

  强化绿色优先,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立足自身,探索可再生能源与城市重点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园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由2012年5万千瓦增长到2021年75万千瓦左右,热泵供热总面积由2012年0.4亿平方米增长到2021年1.01亿平方米。冬奥场馆实现100%绿色电力覆盖,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可再生能源占比达40%。

  借助外力,一手抓基地,支持市内能源企业走出去,在域外布局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一手促通道,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与山西、河北等省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推进跨区域送电工程规划建设,增强域外绿色电力进京能力。北京市外调绿电由2013年7.2亿千瓦时大幅增加到2021年180亿千瓦时以上,增长了24倍。

  连续14年超额完成国家节能目标任务

  强化制度建设,推进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在健全机制上,不断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三级双控”目标考核制度,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北京市连续1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202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21吨标准煤/万元(可比价),较2013年累计下降36%左右,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好水平。

  在完善标准上,发布190多项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在27个行业试点开展能效领跑者活动,实现工业、大型公建、公共机构、农业等领域清洁生产全覆盖。

  在科技引领上,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挥节能改造、余热回收等重大项目引领带动。投运太阳宫热电厂、方庄供热厂等余热回收项目,单位面积供热能耗进一步下降。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