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聚焦“五子”联动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1-07 15:13: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尹星云)1月6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柯文进、白文、苏志民、屈庆超四名委员围绕“聚焦五子联动建言资政 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回答媒体提问。

  据悉,“五子”联动是“十四五”期间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抓手,包括打造国际科创中心;进行“两区”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委员围绕“五子联动” 结出丰硕成果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柯文进介绍,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和北京市委的重点工作,在去年北京市政协的十个重点议题中,有六个议题是围绕着“五子联动”的,分别是数字经济方面的议题、“两区”建设方面的议题、国际消费中心方面的议题、京津冀三地主席会涉及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议题,还有一些是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的议题。去年,北京市政协组织广大委员深入到北京的方方面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在委员们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议政性常委会、议政会、主席议政会和相应的一些专门协商会议,围绕着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建言献策。

  “应该说,这一年经过委员们履职尽责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年围绕着‘五子联动’方面我们结出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柯文进介绍了成果,包括形成了10份左右综合性报告,提出了很多综合性的建议;通过“五子联动”开展的履职活动,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了将近100篇的《诤友》报送北京市委市政府,帮助政府推动工作;形成了近200份围绕“五子联动”的提案。

  另外,委员们围绕着“五子联动”提出的一些相关意见、建议转化成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比如去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数字经济、“两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文件中,都广泛地吸收了委员很多很好的意见。

  多角度发力 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围绕着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北京市政协委员、龙信数据(北京)有限公司龙信数据研究院院长屈庆超提出了建议。

  “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因为我们科创的建设要面向前沿技术,北京正在打造一批新兴研发机构;我们还要面向全球竞争,解决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所以我们要在原始创新上加大力度,解决更多的从0到1的创新。”屈庆超建议,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要紧扣首都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要构建政、产、学,就是多类创新主体相互协作、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体系,让这个生态体系成为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沃土。

  同时,他还认为,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要发挥好政府、市场的作用,人才也很重要,“人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围绕着科创中心要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高地,人才应该是多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人才,要有一个多层次的人才体系,共同来抚育我们的创新生态。”

  “五子联动”中“两区”建设加速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几个关键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21年的工作在讲两区的时候,用到的是‘两区跑出加速度’,这是对‘两区’建设的形容。”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文认为,这既是对“五子联动”的生动实践、真实写照,同时从侧面也说明,“两区”的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发挥作用,才会有加速度。

  “我来自于亦庄投资,是亦庄的市属国企,是一个平台建设企业,要从‘两区’优惠政策角度来看,我的感受应该是叠加的,既有我们的企业对‘两区’政策的感受,也有我们企业打造平台之上的这些吸纳、引入企业对‘两区’政策的深刻感受。”白文介绍,亦庄投资打造了36个平台,吸引了4321家企业,这些企业的业绩在去年形成的产出超过1500亿,税收过百亿,“两区”政策在企业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从36个园区来看,我举一个生物医药园区的例子,不光是在政策上拉动,同时依据政策打造了一个微循环的小生态,也就是从产业空间大技术支撑,再到管理支撑、人才支撑、政策支撑,这样一个小的循环,拉动了超过300家的孵化,也逐渐形成了孵化、加速、产业特色园这样一个闭环的状态。”为此他深有体会,并提出建议,下一步“两区”建设过程中,希望“两区”的政策能够更加精准、更加精细关注到这些特色园区,让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在特色园区当中形成生动的实践。

  要让更多本土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一轻主要是服务咱们百姓,涉及到的民族品牌比较多,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促进非物质文化和老字号的传承发展,留住城市历史的文脉,作为我们国有企业服务围绕着品牌的发展,这些年有过辉煌,也有过沉寂。”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志民认为,老字号、民族品牌要解决好传承、创新和发展这三者的关系。传承是基础,创新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不传承不行,创新是最难的,能不能创新最后用发展才能检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看来,主要是需求侧在倒逼供给侧必须改革。我们这些老字号、老品牌沉寂之后想要发展,必须要围绕着传承、创新和发展来做文章,不能靠政府总是给减免税收,那不是目的,那样发展不起来,必须要面对市场”苏志民说,从一个地域性品牌到区域性品牌、到全国性品牌,未来要到国际化去,得有这种勇气。要有匠人匠心才能做好民族品牌,唯有匠人匠心才能发展好民族品牌,所以要用心干。

  苏志民认为,提高北京国际化消费水平,要让更多本土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消费舞台。同时,品牌和文化要深度融合。另外北京还要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会展经济。此外,也应提倡结合北京超大城市特点,重视服务民生的产业高端化发展工作。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