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特许商品年货节火热开启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1月12日,在位于东城区王府井工美大厦一层的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内,“冬奥闹新春”——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年货节在这里火热揭幕。
本次年货节,旗舰店重新进行了装饰,窗花剪纸风格的冬奥会吉祥物、喜庆的大红福字、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视觉设计和精心的货品堆摆,在明亮的灯光衬托下,给充满冰雪气息的旗舰店营造了浓浓的春节氛围,为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了沉浸式的春节购物体验,大家共同迎接2022年这个意义非凡的“冬奥新春”。而旗舰店为了这次年货节,也精心挑选准备了许多精品好物。
“点燃冬奥”倒计时系列徽章收官
“点燃冬奥”倒计时系列徽章自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0天起推出,每隔一段时间推出一枚。最后一枚开幕式徽章在年货节正式推出,这枚徽章内容丰富,不仅标注了徽章主题,还有“2022.02.04”、“正月初四”、“立春”等字样,还将开幕式场馆鸟巢、吉祥物冰墩墩、中英文口号融合在一起。至此,全部16枚徽章共同组成了一串火红的鞭炮形状,通过这个精妙设计讲述了百余年来中国与奥林匹克的不解之缘,也包含着对热爱生活、喜爱奥林匹克的人们的新春祝福。
春节主题特许商品齐亮相
红红火火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宫灯以六方双层宫灯为灵感,将冬奥会吉祥物与宫灯相结合,辅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和中国结,春节之际悬挂于家中,节日的喜庆气息及红火氛围扑面而来,更有对冬奥会的祝福之意;“北京冬奥会迎春祈福吉祥礼盒”中包含福字、红包、灯笼、吉祥物挂件等,让冬奥陪您过大年;“北京的春节”系列徽章,从置办年货到穿新衣,八枚徽章重现了北京多样的春节活动;“老北京的冰上时光”系列徽章,讲述了明代以来老北京参与冰上运动的15个故事,以徽章形式,表现北京这座城市的冰雪文化底蕴。
新春新气象冬奥送吉祥
可爱的吉祥物笔袋、设计新颖的吉祥物徽章、活泼的吉祥物毛绒玩具套装……除了喜庆的春节元素特许商品,人气火爆的、以冬奥会吉祥物为主要元素的特许商品也在本次年货节上齐聚亮相。吉祥物毛绒玩具套装是店内销售的“畅销爆款”,深受大家喜爱;各类吉祥物手办已经备好,只等您带回家;冬奥吉祥物发夹可爱又时尚,戴上它,直接加入到冬奥“气氛组”;可爱耐用的吉祥物笔袋,结构新颖,精美实用,颇受小朋友的欢迎;而吉祥物贝母项链也成为了送给女士的热门礼物,特别是“冰墩墩”的眼睛,特有的“摇摇钻”技术让“冰墩墩”眼睛不停摆动,灵动有趣。
当传统非遗遇上春节
除众多具有实用性的特许商品外,很多体现非遗技艺的工艺品也在本次年货节上集中推出,特别是具有收藏意义的冬奥特许商品,春节用来送给亲戚朋友意义深厚。北京冬奥徽宝系列产品、冬奥官帽茶盏、冰雪玉如意、冬奥冰雪瓷尊、冬奥五环珐琅尊等工艺品成为旗舰店又一亮点,另有陶瓷制品、紫砂壶等产品也集中亮相,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丰富活动陪您过大年
本次冬奥年货节从1月12日开始,持续到2月底,横跨春节、元宵节两大传统节日。为配合本次年货节的举办,旗舰店内也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北京冬奥会赛前的每个星期六和冬奥赛事期间,店内都将组织奥运徽章交换活动,顾客还可以通过店内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台个性化徽章制作机,制作一枚属于自己的专属冬奥徽章。同时,冬奥年货节期间,旗舰店内还将送出万张“福”字,祝大家万福吉祥。顾客也可以在旗舰店内的“冬奥许愿树”下,亲手为北京冬奥会送上新春祝福。同时,消费者还可通过店内的云货架定制个性化服装和帆布包。
本次年货节将展示象征团圆、吉祥、好客的中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展示冬奥特许商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感染力,让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为冬奥盛会增添节日氛围,也为中国体育健儿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更好成绩送上诚挚祝福。
据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工作人员介绍,购买特许商品是世界各国人民参与冬奥、支持冬奥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并以此留住北京冬奥会的美好记忆。北京冬奥会特许经营计划共征集特许生产企业29家,其中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2家,共征集特许零售企业58家。先后开发了16个类别5000余款特许产品。在北京、河北、西藏、新疆等19个省区市开设190余家特许商品零售店,在天猫平台开设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在王府井工美大厦设立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和徽章交换中心。在280余对高铁列车上设置了覆盖31个省区市的特许商品销售渠道。赞助企业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安踏、中国联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也开通线下实体零售渠道。
截至2021年底,发行纪念邮票5套,共18枚。2022年2月4日,还将发行开幕式纪念邮票一套2枚。两组19枚金银纪念币、2枚普通纪念币、2枚纪念钞、2枚冬残奥会金银纪念币均已如期发布。
此外,北京冬奥会赛时,在竞赛场馆开设8家场馆特许零售店,实现了竞赛场馆全覆盖。在各冬奥村、总部饭店、主媒体中心等非竞赛场馆,开设8家场馆特许商品零售店。同时,在各闭环签约酒店设置特许商品售卖点。 本报记者 吴东 卓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