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少用水 种好田

发布时间:2022-01-25 10:40:00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因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这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可能引发地面沉降、裂缝,以及海水倒灌等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河北省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聚焦用水、浇水、采水环节,突出科技应用,丰富节水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

  我国华北地区天然降水量相对较少,华北平原又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要开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生产。如何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保护好地下水资源?

  近年来,河北围绕农业节水展开了探索。河北省水利厅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底,河北省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22.45米,与上年同比上升1.87米,有84个县(市、区)地下水位回升,占全部86个浅层超采县的98%;河北省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1.53米,与上年同比上升5.12米,67个深层超采县(市、区)地下水位全部回升。

  少用水——

  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旱品种

  近年来,河北省因地制宜探索旱作雨养。有的地区将水浇地蔬菜、马铃薯等作物改为旱作雨养的胡麻、燕麦、牧草等作物。在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沧州、衡水等地,当地将水浇地小麦、玉米等作物改为油菜、谷子、花生等作物。

  同时,河北省探索季节性休耕制度。在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地将一年两季种植小麦、玉米改为只种植一季的谷子、高粱、花生等作物,减少灌溉用水,休耕规模超过200万亩。据统计,开展季节性休耕每亩地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约150立方米。

  2021年,邯郸市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今科富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800亩小麦迎来丰收。据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自从种了节水小麦,每年只需浇两次水,省工省钱省水,产量还不减。“通过种植抗旱节水品种小麦,配套土壤深松、秸秆还田等综合节水保墒技术,实现小麦生育期内减少浇水两次。”曲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金孔说。

  多年来,河北省组织小麦育种专家先后培育出50多个抗旱节水品种,并免费供种到户,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节水小麦品种,落实秸秆还田、精细整地、精细播种等综合配套节水种植技术。

  2014年以来,河北省累计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小麦3400多万亩,麦田浇水次数由2014年以前的3—4次,逐步减少到现在的2—3次。

  少浇水——

  推广节水灌溉,提高用水效率

  日前,在唐山市丰南区钱营镇后打弓庄村的温室大棚内,村民赵成江正准备为新栽植的西红柿秧苗浇水。他按下启动键后,遍布整个大棚的滴灌系统开始自动灌溉,水被喷滴管送到菜苗根部。

  据了解,后打弓庄村现有大棚300多个,目前全部用上了滴灌。“滴灌节水率在60%以上,对于用水量较大的菜农,可以有效降低灌溉成本,实现节约用水。”钱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王连友说。

  秦皇岛市抚宁区留守营镇七里涧村千亩娃娃菜基地也引入了智能滴灌控制系统。“往年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耗费大量人力和水资源;采用智慧滴灌后,随时随地用手机就能精准控制每一株苗的水量,让每一滴水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该基地负责人黄金亮说。

  近年来,河北省重点推广喷灌、智慧滴灌、水肥一体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设备,重点在果树、蔬菜等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中配套实施,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021年,河北省推广滴灌、膜下浅埋滴灌等技术,节水种植面积达到730万亩,平均每亩节水约60立方米。此外,河北省在3300万亩井灌区大田作物铺设防渗管道推广管灌,减少田间输水渗漏,节约农业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少采水——

  完善水利工程,地表水代替地下水

  前些年,邯郸市肥乡区东吾吉村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机井越打越深,浇灌麦田非常困难。

  对此,肥乡区实施“引黄入渠”工程,让麦田“喝”上了黄河水,既解决了浇地难问题,也保护了地下水。“过去大井(抽地下水)浇一亩地80元,现在用黄河水浇一亩地40元也要不了。”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近年来,地处华北“漏斗区”中心位置的冀中南地区,围绕用好黄河水、老沙河水、滏阳河水等,通过改造灌区、修建沟渠、治理中小河流及坑塘等措施,用地表水灌溉代替地下水开采。

  悠悠老沙河,自西南至东北贯穿邯郸市邱县5个乡镇。历史上,由于滥垦乱伐,老沙河两岸破败不堪。2020年起,邱县推进水网、林网、路网建设改善“三网”工程。其中水网方面,依照“旱时浇、涝时排、平时蓄”的思路,邱县疏通扩挖河渠90条、总长度460多公里,整治坑塘94处;通过引江河、水库等水源,让地表水灌溉面积从15万亩增至45万亩。这两年,水量充足的老沙河,既减少了农民浇地成本,又提升了农作物产量。

  邱县邱城镇的种植大户吴东朝2021年种植的600亩地,全部用河水浇灌。“往年农民抽地下水浇地每亩每次花费60元,现在用河水浇地,每亩每次只要10元。”吴东朝说。据了解,通过“三网”工程建设,邱县每年可节省浇地费用4500万元,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5700万立方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5日 15 版)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