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红色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2-17 15:29:00来源: 山西日报

  一个个红色地标,穿越历史云烟,串联起党的百年征途;一堂堂党课,传承革命本色,激发出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磅礴伟力。去年以来,阳泉郊区以红色党课为载体,以红色研学为支撑,以红色景点为纽带,把家门口的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课堂;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与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切实转化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万名党员干部进社区、进村庄、进企业,与身边困难户结对认亲,面对面倾听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心贴心解决村社治理中出现的痛点、难点、堵点。

  红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清晨,阳泉郊区旧街乡南沟村从云雾霞光中醒来。站在群山苍翠、雾气氤氲的草帽山顶眺望,蜿蜒曲折的桃河,宛如一条彩带,穿越高山峡谷,将“红色南沟”与外界连了起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狼峪抗战遗址公园红色旅游势头火热,呈现“井喷”效应;当年的炮楼、战壕等战争遗迹,百团大战纪念碑、范子侠将军纪念亭、展览馆,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村里有了“红色南沟”新名片。

  党建工作包罗万象,补足精神之钙,夯实信仰之基,铸牢党性之魂,红色教育是思想建党的命脉所在,南沟村就是阳泉郊区开展红色教育的鲜活典型和生动缩影。阳泉郊区以红色故事为载体,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使真理性与故事性相融,价值引导与现实表达贯通。

  为实现红色党课全面覆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阳泉郊区区委书记王晓丽亲自备课,走上讲台,带头给全区党员干部讲党课。全区各级党组织以百年党史为切入口,重点挖掘革命文物、重要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感人故事和价值内涵,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让党史“发声”,用层次丰富的课程板块与历史对话,用个性鲜亮的课程内容给人以思想启迪。

  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是郊区精品党课的重要载体。读书班设立党史党性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情市情区情、能力素质提升四大板块,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理论研讨、党性分析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阳泉郊区区委组织中心组成员到南沟狼峪抗战遗址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史传统教育,到“北七村”就推进“乡村振兴”进行“开放式”学习和现场办公;到阳泉市委、市政府旧址进行现场教学。阳泉郊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6次,区、乡、村三级宣讲团深入村、社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2120余场次,听众达8.5万人次。阳泉郊区还在微信群推送相关党史知识,组织红色观影活动,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战火纷飞的岁月,是老区百姓的红米饭、南瓜汤哺育了党和人民军队,是老区百姓的小木船划出了淮海战役的气势如虹,历史证明党群同心则无坚不摧。”阳泉郊区荫营镇下白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金来的学习感言铿锵有力。

  为民服务书写多彩答卷

  走出家乡,闯荡省城,在常人看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阳泉郊区荫营护工刘秀元不仅捧稳了“饭碗”,给“荫营护工”长了脸,而且还带动妻子余为花也一同打拼,“夫妻护工”成为山西省人民医院的靓丽品牌。2019年8月,刘秀元和妻子一同报名参加了太原蓝领公司护工培训,培训合格后很快找到了工作,每人每月有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到手。一大批像刘秀元夫妇一样的护工、月嫂、安保等技能型人才走出郊区,走向太原、北京、深圳、雄安新区等地,“阳泉郊区护工”“阳泉郊区月嫂”等品牌越来越响亮。

  技能培训与就业,成了阳泉郊区区委、区政府帮民困解民忧的“民生大礼包”。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大成果。阳泉郊区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区9857名党员与5300余户困难户“一对一”“一对多”结对认亲,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陪俺们说说话、唠唠嗑,俺这心里真高兴!”2021年11月,阳泉郊区西南舁乡东南舁村党支部书记王三存到村民王千贵家中走访,临走前,王千贵的老伴儿笑着让他常来“走亲戚”。“党员多了一门‘亲戚’,群众就多了一份依靠。”走出村民王千贵家,王三存同迎面走来的群众开心聊天。

  在全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区、乡、村三级组织层面共为群众办实事3500余件。到2021年10月中旬,全区民生支出达到8.92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区文体中心、中央森林公园、荫营河温河流域修复治理等年初确定的一批民生工程正加速推进。各乡镇开展包村领导入户走访慰问和老兵宣讲活动,受教育人数达两千人以上;区老干局开展“送学上门”活动,确保退休老党员党史学习“不漏学”“不缺课”“不掉队”;区医保局建立便民服务“绿色通道”,让办事群众感到便民又温馨;区人社局开展全民技能培训,解决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件。群众说,这样的服务贴心又暖心。

  产业升级铺就绿色底色

  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不断加快产业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北七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满满的正能量。大洼村的漂流、王家庄的花海、咀子上的美食、代家庄的文化、东林尖的街景,美了乡村,靓了心情,上了抖音,红色旅游正在给百姓带来丰厚的发展红利。”谈起全乡的发展变化,阳泉郊区西南舁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宁显得格外动情。

  绿色是全面小康的鲜明底色。阳泉郊区以发展绿色产业为引领,让山美水美的好生态,带给乡亲们实实在在的好生活。荫营镇东梁庄村通过果树地农作物套种,发展循环农业,帮助农民增收;鑫汇通农业有限公司下白泉田园综合体进行林下养殖、果薯套种,加上统一的技术和管理,种出的红薯有卖相、口感好、品质高。平坦镇桃林沟村结合当地的生态风貌,打造桃河民俗文化园,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品位和厚度,已成为城市人休闲观光的“后花园”。

  近年来,阳泉郊区持续造林绿化,林地面积大幅提升,全区林地面积达到1.5万公顷。绿树连绵成片,河道纵横成网,以水体、绿地、农田为代表的蓝绿空间,成为提高碳汇能力的绿色银行。在做好绿色加法的同时,阳泉郊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区确定了环保石基板纸生产基地、58数字化科创谷建设项目等10多项重点,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断巩固该区高质量发展之势。(陈俊琦 武勇峰)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