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战略深度看丨“真金白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 曾鸣
今天的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创新。
数字彰显河南决心:2021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351.2亿元,同比增长38.1%;2022年,省级年初预算安排科技支出112亿元,同比增长124.4%,集中财力保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科教领域重点支出。
“财政支出虽然数额庞大,但也要像老百姓过日子一样,精打细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必须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
支持科技创新,就是财政资金用在关键紧要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为财政部门的资金保障工作指明方向。
7家单位加入首期联合基金“朋友圈”。2月18日,河南省省级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签约仪式举行,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以及省农科院、省气象局集体亮相。“大院大所”成立“资金池”,河南迈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支持科创的重要一步。
联合基金由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发起,集中资源推动我省重点学科建设和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日前,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提请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明确提出完善多方参与支持基础研究的新机制,推动省级与市县、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共同出资设立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企业和投入基础研究。
此项政策汇总了企业研发补助、院士基金、支持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等17条现有政策,也包含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的17条新政策,形成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完整的财政政策体系。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环境,亟须更为完备的财政支持创新发展政策体系支持。唯有建立稳预期、长周期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才能通过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研经费是创新的助推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日前,我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科研生态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23项深化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措施,明确在省级科技研发专项、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专项、中原院士基金中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
科研经费“包干制”刚一提出,就引起了我省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以前申请项目时,要提交一份包括不同科目的财务预算,每一个科目都对科研经费使用有一定比例要求。后期如果遇到仪器变更或者原材料涨价,就要重新调整经费,变更起来比较麻烦。”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是探索如何为科研人员“松绑”的良好开端,希望试点能够尽快推开,惠及更多科研人员。
“为推动‘一政策一意见’落到实处,省财政还出台了科创资金保障办法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确保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关键处。”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