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经济新方位)

发布时间:2022-03-01 15:03:00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经济新方位)

  

  图①:复兴号列车驶过京雄城际铁路霸雄特大桥。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图②:卸船机在天津港进行卸货作业。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图③:工人在北京丰台站施工。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发改委等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幕开启。

  8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京津冀三省市和有关部门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获得新突破,北京新“两翼”建设展现新形象,重点领域协同发展迎来新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新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迈向更高水平。

  广袤的京津冀大地,活力迸发,生机勃勃。

  北京城市副中心,塔吊林立、钢柱耸立,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均已封顶,外立面初露妆容。

  渤海湾巨轮穿梭,天津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准箱,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加快建设。

  白洋淀碧波万顷,大鸨、骨顶鸡、斑嘴鸭等珍稀野生鸟类驻足越冬。去年,白洋淀水质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首次加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编 者

  振“两翼”齐飞

  新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展现新形象

  2021年底,34岁的包旭靖搬进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新房。从容城县大河镇西孙村村民“变身”雄安新区新市民,搬进120平方米的三居室,包旭靖一家很满意,“新家有地暖,干净又暖和”。

  截至今年2月中旬,新区安置房共交付3万多套。125万当地百姓见证了雄安新区拔节成长。

  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也在加快推进。

  北京城市副中心,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如火如荼。“春节没停工,节后加快推进施工。”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负责人刘长荣介绍:“枢纽建成后,由城市副中心一小时直达雄安新区,两座新城往来更方便。”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是北京新“两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过去一年,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高质量发展,北京新的“两翼”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展现新形象。

  建新城,树新标。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均已封顶,运河商务区16个重点项目累计完工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雄安新区177个重点建设项目滚动推进,2021年全年完成投资超过1400亿元。

  通新路,畅联通。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形成,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港、黄骅港等京津冀地区实现便捷联通。京雄城际铁路全线稳定运营,雄安新区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

  栽新树,清河湖。潮白河森林景观带建设工程完成全部栽植,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完成。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由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到2021年的Ⅲ类。

  栽梧桐,引凤来。2021年4月26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这是首家注册在雄安新区的央企。2021年底,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也基本确定在雄安新区的项目选址。

  “新区建设攻坚克难、全面提速,2022年将实施232个重点项目。”雄安新区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雄安新区建设要显雏形、出形象,努力把雄安建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抓冬奥机遇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互联互促的良好态势

  “这里是云顶,有运动员受伤,已启动直升机转运。”2月7日中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指挥中心收到接诊指令,院区冬奥医疗专家组立即启动应急救援,仅用20分钟便完成北京冬奥会首例航空医疗救治。

  2018年底,北医三院全面接管张家口崇礼区人民医院,建设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如今,张家口市有24家公立医院与北京的30家大医院开展多形式合作。

  在隔壁的张北县,一根根高耸的风力叶片随风旋转。电流经666公里长的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输送至北京。

  “来自张北的风电,点亮冬奥的灯。”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所有场馆都采用绿电供应。据测算,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千瓦时,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2016年3月18日,在听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情况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筹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下大气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推动交通、环境、产业等领域协同发展先行先试,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为全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起到引领作用。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借冬奥东风,京津冀在交通、能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加快互通互联、互认互促。

  交通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冬奥赛区太子城至崇礼段铁路通车运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设。京秦高速公路遵化至秦皇岛段、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等项目顺利实施,津石高速天津段主线贯通。

  生态联防联控联治力度持续加大。2021年全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9.2%,19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能源、粮食安全保障有力。京津冀输电通道利用效率及可再生能源输送规模持续提升,京津冀地区储气能力及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建设持续推动,三省市2021年粮食总产量刷新历史最高水平。

  “京津冀聚焦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统筹推进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形成相互衔接、互为促进的良好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促产业协同

  依靠改革创新增动力,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真是太方便了!之前以为必须得去天津,没想到没离开通州,就把营业执照办好了。”不久前,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肖先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跨域通办”服务专区领取了相关证照,在天津滨海新区创办的公司顺利“准生”。

  作为市级综合性政务服务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承接的事项办理辐射北京东部甚至京津冀区域。

  “有专人辅导,填了一套材料就完成了申报。”肖先生回忆,一天之后,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和行政审批局就同步完成审核,并将相关证照免费邮寄至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大厅窗口。“原来需要往返两地多个部门办理5天,现在一个窗口办理,两天就能办结。”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1月联汇智造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并设立企业研发总部。

  联汇智造总经理赵福海表示,园区借鉴了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的经验,又有滨海新区发达的制造业作依托,进驻科技园这一年是企业发展最快的一年。“一般来说,新产品申报发明专利时间最少需要3年。我们高科技企业真的等不及。”赵福海介绍,园区内的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悉企业难题,立即成立专班提供专业服务,“获取专利时间缩短到4个月,大大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要求,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要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推动三地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就要因利乘便,向改革要动力。“注重依靠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加快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过去一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通过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框架协议、互设办事窗口和便民服务自助终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区与天津滨海新区、宝坻区实现了106项政务服务事项和387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与河北廊坊北三县等实现了70项政务服务事项和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区域通办”。

  产业协同协作深入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以来累计新增注册企业超过3000家。北京与廊坊北三县累计签约智能制造等领域120多个合作项目。

  推共建共享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蔬菜大棚,饱满的西红柿有“贴身”传感器监测,精准灌溉设备与智慧农业云平台连接。“该不该浇水施肥,西红柿自己说了算。这样种出的西红柿口感更好,产量提高30%。”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建龙自豪地说。

  3年前,胡建龙将公司从北京迁到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如今,科芯的精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已入选农业农村部优秀案例。“新区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平台的政策帮我们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现在我们全家都成了滨海人,更能心无旁骛搞研发!”胡建龙说。

  在北京通州区,今年1月,河北患者李爱佳的家属将一面锦旗送到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朱志军医师手中。“刚入院的时候,孩子的状况非常紧急,多亏医生们妙手回春!”李爱佳的妈妈连连致谢。目前,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外埠患者比例近四成,其中河北排在第一位。

  2021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8年来,有序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发展成果共享,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

  教育对接成效显著。京津冀三省市签订“十四五”时期教育协同发展总体框架协议,北京景山学校河北曹妃甸分校等项目顺利落地,京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河北省延伸布局。

  医疗合作走深走实。京津冀4200余家定点医院实现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跨省联网医疗机构实现三省市县域全覆盖。三地还建立医学合作联盟,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超过480家、互认项目40多项。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的8个方面39项重点任务,以及重要工作和重点改革事项、京津冀重大项目、雄安新区“十四五”重点项目3张清单,推动“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版式设计:张丹峰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26日 第 02 版)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