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两会聚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3-07 14:32:00来源: 山西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连日来,在晋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晋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对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建言献策。代表委员们说,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突出抓好稳运行、稳能源、稳粮食、稳就业、稳市场主体、稳金融、稳安全、稳防疫、稳生态等工作,以稳促进,以进固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统筹做好各项工作。

  七大政策协同发力

  政策路径科学可行

  “报告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就,深刻分析了我国今年面临的更加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发出了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动员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山西省审计厅副厅长焦斌龙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的伟大实践,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稳字当头,经济发展目标科学可行。今年我们明确了5.5%左右的增长目标,这一目标是继前年没有提出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去年提出6%以上的增长目标,今年更加准确地提出了5.5%左右的目标。这一具体目标的提出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这是考虑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目前我国GDP对应就业的拉动是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约180万人,这个目标同时是在我国经济已达114万亿总量高基数上的高速增长,这个增量相当于部分发达国家经济的总量水平。特别是这一增长速度与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基本吻合,基本恢复到我们疫情发生前的水平,这和可持续的长期发展相适应。

  二是稳中求进,七大政策协同发力。报告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这七大政策形成了一个体系,相互支撑,可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出了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这体现在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去年要扩大2万亿元,特别是提出了要针对地方财政的困难,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这一规模达到了9.8万亿元,是历年来增幅最大的,并且提出了专项债的规模3.65万亿元,维持与去年同样的水平,与去年专项债下半年的支付叠加,这样会产生更加有效的效果。

  第三个特点是稳中求进的政策路径可行。与西方国家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侧重于广泛的刺激需求、甚至向消费者直接补贴不同,我国的政策将保市场主体、促就业作为政策的着力点。今年在前年去年的政策基础上,还增加了新的力度和广度,特别是增值税留抵退税要达到1.5万亿元,这是宏观调控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对受疫情冲击特别严重的行业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这种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选择,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为我们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深化地方金融改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山西省委会主委薛维梁表示,近年来,在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山西地方金融业取得长足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坚持案件侦办、金融反腐和改革化险“三线”作战,全力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化险,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与处置。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扎实做好改革化险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山西坚持地方金融改革正确方向,从深层次推进改革、在根子上解决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完善长效机制,健全治理体系,依靠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全面创优金融生态,加强穿透式监管和跨领域、跨行业金融风险管控,用好“两系统一平台”,筑牢地方金融风险的“防火墙”。

  据悉,为持续深化地方金融改革,推动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山西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农信社改革化险方案。薛维梁委员表示,在推进农信系统改革化险中,山西省强化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中央部委的对接联系,对中央部委提出的反馈意见积极采纳,对方案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议银保监部门对该方案予以审核批复,助力山西省农信系统改革化险起步开局。

  此外,中小银行地方政府专项债是筹集改革化险资金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对专项债统筹管理的作用,提升资金使用效能,薛维梁建议,拓宽中小银行政府专项债的使用范围,由地方政府合理有序调度资金,不仅用于补充注册资本、计提拨备,也可用于不良资产的化解处置。

  多措并举纾困解难

  精准支持中小企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些压力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稳预期重要性更加凸显。稳预期要稳经济、稳产业。要推动工业经济运行振作起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精准支持,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山西省委会副主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志强表示,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一定困难。为精准支持中小企业纾困发展,建议从以下五方面发力:

  加大力度减轻中小企业税负。探索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组合税收政策,依法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按照规定实行缓征、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措施,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政策,放宽对享受所得税优惠税率的中小企业的标准限制,准予中小企业适用所得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

  多措并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试点建立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评价体系,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为中小微企业打造融资“快速路”。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通过市场化机制开发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债券品种。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解决信用贷款面临的数据与信息不共享问题,完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增信机制。

  政府搭台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保障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享受优惠政策、接受行政监管等方面待遇平等。加强中小企业权益保护,探索建立预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长效机制。转变干部作风,对中小企业进行走访与调研,摸清其难点、痛点与堵点,建立中小企业“需求清单”,分类逐项解决其实际困难,使其服务环境得到优化。

  探索中小企业“共享用工”制度。对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稳岗意愿强的企业,以及因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长期停工停产企业,支持其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短期内用人需求量大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并明确“共享用工”期间员工劳动报酬、社保缴纳、工伤责任等。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其在细分领域补短板、锻长板。举办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打造中小企业项目孵化平台,促进项目落地。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创新升级。(记者邓伟强)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