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制冰”女总工李燕敏:兑现承诺打造“最快的冰”

发布时间:2022-03-10 11:28:00来源: 人民网-北京频道

李燕敏。 北京城建集团供图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李博)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城建亚泰集团副总工程师兼国家速滑馆制冰项目经理李燕敏“寸步不离”场馆,每天都有新的纪录在这里诞生,她的心也随之起伏。

  冬奥会圆满落幕,“我们兑现了打造‘最快的冰’的承诺。”李燕敏的眼眶湿润了。收获成功喜悦的背后,是李燕敏和项目团队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

  “我们代表中国建造水平”

  国家速滑馆称为“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盘旋的“冰丝带”象征着速滑运动员高速滑进时冰刀留下的轨迹,打造出“最快的冰”成为“丝带飞舞”的关键。

  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项目团队面临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施工工艺新,以及国内无同类工程可借鉴等一系列难题和挑战。

  “你们没有经验,能干好吗?”“这样的工程我们可不敢干”……自接到这项任务,李燕敏看到过很多质疑的目光,也听到过很多担心的话语。

  面对重托,李燕敏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能承担冬奥项目我们倍感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我们代表的是中国建造技术水平,我一定不能辜负各方信任,必须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制冰工程施工任务。”李燕敏坚定地说。

  “制冰环节决不掉链子”

  2019年底,国家速滑馆封围封顶,“冰丝带”亮相。李燕敏接过接力棒,开始了制冰工程施工。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制冷非常均匀,不会出现温度不一样、冰面硬度不均匀的情况。在以0.001秒计时的高水平竞技中,这些条件极为关键。

  打造“最快的冰”,是国家速滑馆制冰项目团队的梦想。“国家速滑馆虽然位于平原,但我们的目标是给运动员提供最好的条件,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绝不能辜负了这么棒的场馆,核心的制冰工作决不能掉链子。”李燕敏说。

  在这片偌大的工地上,冬日冰冷刺骨,夏天热如蒸笼,进场后李燕敏像“钉子”一样盯在岗位上,她就像个大管家,时刻都要在,什么都要管。

  “整个施工过程就像是在闯关和打怪,翻过一座山,看见前面还有一座山。”李燕敏率领团队参观考察其它冰场、向行业专家求教、与工人师傅深入讨论……300多个日日夜夜,被修改过的方案图纸不计其数,一个又一个高难度挑战被攻克。

国家速滑馆“千层糕”结构。 北京城建集团供图

  精雕细刻“千层糕”

  “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12000平方米的冰面创下了亚洲之最。冰面将在冰板层上进行制冰,冰面以下同样是技术的坚实支撑。

  混凝土冰板层这道工序尤为重要,施工也最为艰苦。对李燕敏来说,冰板构造施工就如同制作“千层糕”:从下向上铺设加热层、防潮隔汽层、保温层、隔离层、防水层、混凝土冰板层……55厘米厚的混凝土整整有9层,整个地面平整度要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每个环节不容有丝毫闪失。

  技术出身的李燕敏对工艺要求相当高。有一次,一位同事因为考虑不周,导致冰板层下面的钢架支撑没有固定到位,又需要多花费时间采取其他措施保证稳定性。平日温和的李燕敏大发雷霆,反复叮嘱团队“走一步,看三步”再动手。“冬奥场馆施工技术规范高,必须抠得更严,抠得更细。”李燕敏说。

  混凝土浇筑期间,按场地功能分成4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浇筑不能间断,其中大道速滑区域的混凝土浇筑持续了整整16个小时,李燕敏一直盯守在现场。为确保冰板制冰效果均匀,李燕敏要求严格控制管道的位置、标高及混凝土平整度。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要求极高,5米长度的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李燕敏带领团队逐层精雕细刻,对支架、管道、钢筋的位置做到毫米级误差定位。

  在项目自行检测的同时,李燕敏和团队严谨配合第三方测量机构进行混凝土平整度检测,为工程施工提供了精确的校准考核和可靠的保证。

  全部忙完已是凌晨3点,李燕敏又巡视了一圈现场,确保每个细节都到位才离开。最终,17厘米的完整混凝土地面水平高差控制在3毫米左右,优于最初的设计标准。

  总长度约120公里的制冷管道盘踞在混凝土冰板层中,由于制冰工艺管道设计压力高,均采用无缝不锈钢管,单根40~50米长。更难的是,这种超长不锈钢冷排管施工工艺环节多,国内并无先例。

  为尽可能合理安排焊接口位置,李燕敏和团队对冰板冷管排布进行了周密绘制,细到哪些部位用多长的管道,哪些部位的管件在场内加工、哪些场外加工等,均进行了多次研讨,最终经过方案优化,才将8000多道焊缝组成的盘管网络布置完成。

  为确保12万米不锈钢管道每条焊缝严丝合缝,李燕敏要求项目团队严格根据第三方出具的三维扫描结果对制冰排管进行定位纠偏,确保管道位置偏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这些扎实的工作,为制作“最快的冰”筑牢坚实基础。

  兑现承诺绽放笑容

  四个月内完成了冰板构造施工、45天完成了制冰机房安装,13天完成了庞大制冷系统抽真空,以及后续二氧化碳充注、系统调试,最终如期制冰,出色的场地条件得到了参赛运动员以及国际制冰师的好评。这个项目倾注了李燕敏太多心血,至今她还铭记完成制冰那一刻的喜悦和激动。

  李燕敏说:“经过一次又一次不懈攻关,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蜕变,我有幸见证了这个神奇的过程,参与了伟大建筑的核心建造,主导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实施。能通过自己的付出为北京冬奥会做贡献,我感到骄傲与自豪。”

  北京冬奥会期间,李燕敏和团队成员再次进驻国家速滑馆,承担制冰保障任务,她们认真巡查、配合制冰运行,圆满完成了保障工作。每逢比赛,李燕敏总会坐在场馆一隅静静观赛。“对于我来说,每场比赛都是一次验证,幸不辱使命,我们实现了‘最快的冰’。”李燕敏脸上绽放笑容。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