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 百姓共享“健康红利”

发布时间:2022-03-18 15:47:00来源: 人民网-河北频道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菅凤增教授在为患者做手术。 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石家庄3月17日电 (商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菅凤增教授是我的主刀医生,这个月4号给我在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做了手术,今天我都可以下床了,我太激动了!”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16岁的患者王与(化名)说。

  家门口看名医、跨省异地结算、优质的医疗人才有序流动……近些年来,京津冀三地通力合作,医疗卫生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服务共建共享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河北正一步步成为首都卫生科技转化的“试验田”“孵化器”。

  共享优质资源 填平医疗洼地

  3月16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菅凤增教授正带着主治医师在神经外科查房。在护士和家人的搀扶下,王与已经能够正常行走,没有了曾经的“一瘸一拐”,菅凤增及其主治医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与的病例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比较罕见的,因为她的肿瘤特别大,手术切口长度达到60公分,切出来的瘤子有一大碗。”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张文华介绍说,有了菅凤增教授坐镇,这个手术很成功。

  据了解,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是“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有关部门推行的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

  “建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就是希望把医疗资源均衡起来,让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给当地的患者解决问题,让患者不用跨省流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宣武医院河北医院院长王玉平说。

  8年来,京津冀在医联体建设上逐年突破。目前,仅廊坊就有32家一级以上医院与京津61家医院(北京50家、天津11家)达成对接合作;天津市有9家三甲医院与河北40多家医院和北京5家医院建立了合作联盟。

  优质的医疗资源,随着协同发展的步伐“流动”起来。京津冀三地群众,都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同一水平的医疗服务。据统计,2021年全年,北京核心区三级医院外地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了约186万人次。

  跨省异地结算 打通就医壁垒

  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与北京通州仅一河之隔,在这里养老的老人中京籍占98%。但因是异地跨省,报销很不方便。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订《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试点机构按所收住京籍老人的身体状况,每床每月给予不同补贴直接发放到养老机构。京籍老人赴津冀养老每月还可获得收住机构发放的交通补贴。

  享受政策的老人表示,“异地就医直接持卡结算,让异地养老不用再往返奔波,真是太方便了!”

  受益的不仅是在河北异地养老的京籍老人。随着京津冀医疗卫生协作日趋紧密,合作持续深化。京津冀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服务取得重要进展。据统计,目前京津冀已有48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51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截至2022年1月底,北京690余家医疗机构为津冀参保人员来京住院直接结算82.46万人次,涉及273.03亿元;北京参保人员在津冀住院直接结算5.98万人次,涉及10.6亿元。

  培养医疗人才 激活协同效能

  如果说优质医疗资源流入为河北“输血”,那么培养一支能力强又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便是“造血”。

  近日,被授予“河北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的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泌尿外科办公室内,主任杨斌刚刚忙完一天的工作,马上着手新一篇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论文。

  借助北京专家的指导,杨斌在诊疗技术与科研能力等多领域发力,如今成为医院小儿外科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带头人。杨斌所在的泌尿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诊治的患儿已遍布全国各地。

  在托管模式下,锻造一支能力强且带不走的医护队伍是京保两家医院共同的夙愿。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表示,托管“造血”功能效果初显,越来越多像杨斌一样的保定医护人员正在迅速成长。

  托管模式真正做到了“传帮带”,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托管以来,北京儿童医院共选派350位专家、7位“双主任”、6位科主任来河北省保定工作。与2015年相比,2021年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高级技术职称数量增长79%;10人受聘成为河北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实现了医院硕导零的突破。目前,该医院汇集了全市一流的儿科专家和中青年技术骨干,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队,带动了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跨越式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表示,“疏解的是资源,流动的是数据,最终受惠的是群众,这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之意。”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8年来,三地医疗卫生服务合作像涟漪一样,在协同发展的洪流中泛开波纹,把成千上万的个体纳入同心圆,互融、互通、普惠百姓民生。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