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河北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2.3亿立方米
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叶子广场东侧的水面上,数百只白色的精灵小天鹅在这里嬉戏。 刘洵摄
人民网石家庄3月21日电 “过去河面窄得像闪电一样,这两年地下水涨了,滦河河面宽了,转弯处都连成一片了。”站在滦河神韵湿地公园的观景台上,湿地管理区管护队长刘志哲,指着变“胖”的河道解释着。
近年来,随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开展,沽源县累计退减水浇地2.5万亩,压减地下水开采1080万立方米,这相当于节水了一座“闪电湖”。
河北省是全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2014年,国家认定河北省超采区范围近7万平方公里,涉及127个县(市、区),年超采量59.7亿立方米。
2014年,按照中央部署,河北省作为试点省份开展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北省委、省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制定出台了全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意见、考核与问责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颁布和修订了《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河北省河湖保护和治理条例》《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全力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探索形成了“节引调补蓄管”综合治理新模式。
“节”就是采取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双控”措施,以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生活节水降损为重点,大力开展全社会节水。
在石家庄晋州市槐树镇龙泉固村的悠闲家庭农场,昔日用来浇水的垄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水管。“喷淋灌溉、浅埋滴管等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既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也提高了水肥利用率。”晋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河北是农业大省,农业灌溉是取用地下水的大户,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0%,全省地下水供水量有75%用于农业灌溉。为此,河北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压减地下水超采量。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效节水灌溉1400多万亩,退耕51万亩。利用引江引黄和当地地表水置换农业灌溉地下水,已累计扩大地表水灌溉面积980万亩。
“引”就是充分发挥引调水工程和河道渠系的作用,尽可能多地引调江水、黄河水和本地地表水,大力实施城乡生活水源置换和农业灌溉水源置换,最大程度减少地下水开采。
据水利部门介绍,2021年底,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建成区已全部完成城镇生活和工业水源置换任务,江水利用量由2016年的3.6亿立方米增加到23.23亿立方米。在南水北调受水区96个县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已完成置换2172万人,计划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农村生活水源置换任务,让受水区农村居民全都喝上长江水。
河北省永清县32万农村群众喝上了长江水,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 刘欣羽摄
“调”就是充分挖掘农业节水潜力,以旱作雨养、高效耐旱作物种植、季节性休耕等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减少农业生产取用地下水。截至2021年底,河北全省累计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429万亩,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3400多万亩。
“补”就是统筹调度外调水和本地地表水,以滹沱河、南拒马河等主要补水河道为重点,持续实施河道生态补水,通过河道渗漏回补地下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尽可能地多引多调江水、黄河水,持续实施河道生态补水,回补地下水。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引调江水138亿立方米,引调黄河水58亿立方米。
“蓄”就是充分利用水库、河湖、坑塘等各类水利工程,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拦蓄雨洪水,为农业灌溉和地下水回补提供水源支持。2021年河北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比常年多19.58亿立方米。以8条常态化补水河道为重点,持续实施生态补水,截至2021年,累计补水150多亿立方米,形成有水河长4119公里,水面面积225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河段实现常态有水,有力推动了河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和地下水回补。
石津灌区水源地黄壁庄水库。 河北省水利厅供图
“管”就是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加强禁限采区取用水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推动取水井关停、加强计量监控、强化水位监测、打击非法取水等措施,持续强化地下水管控。2018年9月审批权限上收到省级以来,全省共注销取水许可1.2万余件,核减地下水许可水量27亿立方米。对县域范围内取水总量达到红线的,暂停新增取水许可。截至2021年,河北全省累计关停取水井11万多眼。
“截至2021年底,河北省已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2.3亿立方米,超采区深浅层地下水位分别同比回升5.12米、1.87米,超采区全部深层超采县和98%的浅层超采县地下水位实现止降回升。”河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志清介绍说。
据了解,河北省今年将继续压减地下水超采量8.6亿立方米,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60.9亿立方米,超额完成59.7亿立方米总体任务,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赵佳林、任树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