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黄岩:让“一件事”更“好用”
“住宅、商业、工业不同用途的房屋租赁,各项条件都有差异,建议分开制定规范。”
“租赁标准的制定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现在很多方面还是在事后管理,职能范围比较局限。”
“能不能设立一个房屋租赁协会,统一规范管理?”
……
3月16日,在台州市黄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议室里围坐了十几个房屋租赁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在租房市场服务应用“租好用”即将上线之际,热烈商讨着租赁管理方法的制定。
2021年4月,浙江省发改委确定公租房“一件事”项目数字化改革试点落在黄岩区。同年11月,黄岩公租房申请“一件事”场景应用正式上线,全省首创公租房全流程集成办理和保障性住房动态监管模式,这也是浙江首个浙里办公租房微应用。
数字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迭代过程。
“今年,我们决定以公租房为切入点,将公租房‘一件事’作为一个小切口子场景,同时将其他种类的出租房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统一进行管理。”黄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中心主任郭黎说。
由此,“租好用”应运而生——
“一件事”解决公租房需求
“确实方便,手机点点人都不用跑。”在黄岩区北城街道嘉乐社区服务中心,和王萍一样,不少老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手机上完成了公租房资质年审。
王萍说,过去办理年审,要去车管所、税务局、人社局等多个部门,完成年收入、房产、车辆等材料证明,“一次年审下来简直跑断腿,老年人哪里吃得消。”
得益于黄岩公租房申请“一件事”场景应用的上线,申请人通过“浙里办”APP,即可完成公租房申请、合同网签、租金查询等多种公租房相关功能,实现公租房事项集成办理。
一键办理、智能查询场景——通过归集不动产登记、户籍、身份信息等28类数据,实现“无证通办”。群众申请公租房无需提交任何材料,通过浙里办实名认证、线上填报即可完成。7天后便可收到审核结果并线上签订合同、查询租金、租赁补贴等信息。
智能后续管理场景——全省首创智能门禁系统+智慧用电,对黄岩全区1918户租户的居住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形成综合集成的可视化界面。如通过驾驶舱预警某户已超过10天未用电,工作人员随即进行上门核实发现该户未正常入住,对该户进行清退,确保公租房资源公平善用。
“应用的上线让社区服务工作也收获了便利。”嘉乐社区主任李盈说,社区共1372户,2384名保障对象,60岁及以上老人有453人,还有一部分残疾人士。“通过应用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住户情况,若老人连续几天没有出门,我们便会上门探访确保其安全。”李盈介绍。
该应用打通浙江省民政大救助平台,由改革前13个部门多端反馈变革为一端反馈,全流程环节极大简化,审核时间从30个工作日缩短至7到10个工作日,累计服务群众8251人次,发放补贴81万元。
“租好用”引领行业规范
出租房、网约房、公租房、保障住房……黄岩区有9种出租房源类型,注册登记的房产中介有180多家,存在底数难摸清、市场秩序缺失等问题。针对租房市场的治理及监管,存在信息难掌握、过程难把控、治理难有效三大难题。
公租房申请“一件事”只能解决一部分群众的需求。租房市场服务应用“租好用”则全面探索和实践房屋租赁市场一体化服务监管和长效运营模式,通过构建政企社群多主体协同共建、公共数据安全开放共享的新机制。
“‘租好用’为的是规范整个租赁市场,建立健全高效的房屋租赁管理体系。”郭黎说,应用旨在实现信息全要素、服务全链条、监管全闭环、运营全方位,群众满意100%、主体履职100%、信息安全共享100%、隐患闭环整治100%的“四全四百”目标,激发社会活力,提升群众获得感、认同感,打造满足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居”金名片。
迭代升级的“租好用”带来了更多应用场景——
主体管理一张图:系统目前已陆续纳管184家中介,6755套房源,实现对接台州市统一地址库,实现房屋租赁市场多元主体信息的一图统观、一图统查。
数字服务一条链:构建“找房—租房—入住—住房—退房”的全周期服务闭环,以租户体验为出发点,聚合房源,为用户精准匹配需求,链接上下游打造闭环服务、特色服务,逐步建立标准化服务监管体系。
协同监管一张网:构建网签合同平台,租户直接下单租赁,加盖永宁信用戳,实现渠道统一,租赁过程留痕。打造永宁租房信用链,实现租赁过程把控,牢固证据链……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以民生服务为导向,通过不断深入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郭黎说。
近年来,作为浙江数字化改革的排头兵之一,黄岩紧紧围绕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坚持将数字化改革作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推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化应用。
其中,35个数字化应用上架“浙政钉”“浙里办”,51个数字化改革被列入市厅级以上试点,数字化改革已经成为黄岩建设共富示范区大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