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河北邢台:朵朵花开百业兴盛 走出芬芳致富“花”路

发布时间:2022-04-06 15:06:00来源: 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4月2日电 (赵明妍)春有约,花不误。芳菲四月的邢襄大地上,花香弥漫,色彩绚丽,山野万里中藏着微风带来的欢喜。

  据了解,截至2021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1万亩,2022年计划再发展花卉545亩,同时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响应“千斤粮、万元钱”号召,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邢台九龙峡景区鲜花盛开。 马健摄

  赏:春花正烂漫 踏青正当时

  石门之南,湖城之西,便是柏乡,“千年神花”汉牡丹在这里摇曳生姿。

  进入邢台市柏乡县汉牡丹园温室大棚内,牡丹花海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棚外的牡丹花预计4月中下旬相继盛开,此时它们正含苞待放,静待游客的到来。

  占地约700亩,投资6000余万元,拥有国内牡丹九大色系的名贵品种和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外牡丹精品,共计千余品种……这里,被授予“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艺术摄影创作基地”,年接待游客达到了30万人次。

柏乡县汉牡丹园温室大棚内牡丹盛开。 李雪其摄

  说起牡丹花,柏乡县可不仅仅只有汉牡丹园。圣丹油用牡丹基地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建立苗圃2个,育苗2000万株,被授予“河北省花卉示范基地”;汉都牡丹世界核心占地100亩,2021年4月20日-25日,在汉都牡丹世界,举办以“感恩建党百年、牡丹花艺展示”为主题的柏乡县首届牡丹插花艺术展……

  如今,柏乡县依托这朵富贵花,不断丰富牡丹产业业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牡丹超级IP项目”,从“赏花”独大到多点开花,让好生态释放出大红利,更多人借花致富。

  产:种出致富路 花开映笑颜

  走进邢台市临西县兰草缘家庭农场,菊花俨然是这里的主角。金善、神马、光玉……各种品类的菊花已陆续开始种植,工人们正在弯腰育苗,忙得不亦乐乎。

  说起菊花种植,农场的法人代表刘雪峰喜上眉梢。他算了一笔账,“一年种植春季和秋季二季,一年两季亩产菊花60000支左右,市场均价0.4元一支,每亩年产值在24000元左右。每亩投入苗子、肥料、棚膜及支架、人工等成本费用共计7600元,算下来每亩纯收益在16400元,真正的实现了‘万元钱’。”

临西县兰草缘家庭农场种植的菊花。 王冬雪摄

  据了解,临西县兰草缘家庭农场菊花种植管理措施上比较到位,从育苗、技术指导、田间管理上采用标准化种植模式,以保证种植质量。在菊花销售上,也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产出的鲜切菊花主要销售到河南郑州、重庆、天津、山东等地,临西县兰草缘家庭农场菊花种植真正实现了从种植育苗、管理、销售、储存上的一条龙模式。

  现在,临西县兰草缘家庭农场用实实在在的亩产超万元收益,为广大农民群众搭建了一条致富之路,成为“千斤粮、万元钱”扎实推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规模,预计播种面积100亩,并辐射带动周边的西夏庄村、冯庄村等村种植50亩,带动的农户的苗木、管理、技术指导、销售、储存将由家庭农场全部负责。”刘雪峰说,“‘基地+农户’这种辐射模式必将在‘万元钱’产业上越走越远,让农民增收致富。”

  兴:售出新“花”样 产业促振兴

  春分时刻,邢台市临城县东镇镇南孟村和临城镇王庄村花卉种植基地内姹紫嫣红,花架上摆放的多种鲜花争奇斗艳,鲜花销售逐渐升温,许多居民前来选购。

  近年来,邢台市临城县在推进产业富民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结合市场需求,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花卉种植,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鲜花经济,使鲜花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顾客在临城县临城镇北街村花卉种植基地选购鲜花。 宋继昌摄

  田野叠翠,流水悠长。邢台市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丰厚,太子井杏繁岭的杏花、九龙峡的漫山桃花、抗大梅园的梅花、沙河秦王湖的牡丹花、金沙河红薯岭的油菜花、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的郁金香、清河马屯万亩山楂园的山楂花……真可谓是芳草鲜美,山桃飞霞;青柳沐风,杏梨满山;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邢台市创新提出的“千斤粮、万元钱”生产模式,让广大农民更有盼头、有奔头。2021年,邢台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将其作为邢台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四梁八柱”之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有效提升了亩均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我们将竭力解决农户在花卉种植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让群众真正得实惠,依托‘鲜花经济’,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良性发展模式。”邢台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颖超说。

临城县临城镇北街村花卉种植基地的鲜花。 宋继昌摄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