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招商“大单”里的“南京韧性”

发布时间:2022-04-27 15:48:00来源: 新华日报

  谷雨之后,气温冲破30摄氏度。4月21日,一场重大招商项目暨央企区域总部项目视频签约活动,把南京送上“热搜”——5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1206亿元,12个央企区域总部落子布局。

  这张招商“大单”,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正如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在签约仪式上说的那样,举办这次活动,就是传递一种信心,以克难精神、奋进姿态应对大战大考。信心来源于这座城市由内而外的韧性,来源于国家战略综合叠加的优势,来源于各路资本一如既往的认可。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当疫情再度来袭,经历三次考验的南京更加从容。从核酸检测、小区封控到关口把守、信息流调,从组织生产、畅通物流,到助企纾困、精准帮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南京的举措有力有序。

  大投资远道而来,好项目接踵而至,一份份合约的背后,是南京强大的经济韧性和不断跃升的城市能级。防疫松不得,发展等不起,奔跑吧!“硬铮”的南京。

  向绿而行,竞逐“双碳新赛道”

  一座城市选择什么发展方向,决定了它能“跑”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当前,“双碳”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随之而来的能源革命和产业重构,正在催生一条黄金赛道。

  “传统模式下,生产一吨钢铁,要产生两吨二氧化碳。”在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徐晓春看来,率先达峰的发达经济体,正在通过碳足迹、碳标签来设置壁垒,未来的制造业,谁能在“双碳”领域率先“卡位”,谁就能抢占战略制高点。正因为此,当去年底南京市投促局启动筹备长三角碳中和产业创新投资联盟时,南钢积极响应,担纲发起单位。

  “云签约”现场,长三角碳中和产业创新投资联盟正式成立,南京市投促局与南钢集团、南京大学、华能江苏、长三角国创中心、中平资本、建行南京分行、上海金仕达软件等8家单位在协议上签字,通过整合长三角资源,推动“双碳”产业链的集聚和发展。这是一个产业投资的基金平台,未来将发起设立规模10亿元的创投基金,精准赋能“双碳”项目招引。这也是一个产业协作平台,联盟成员将开展产学研用金等各方面合作,加速产业、技术、投资、项目等在宁落地。联盟还将打造覆盖长三角的碳中和、碳减排、碳交易、碳研究平台,放大南京在“双碳”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对于南京而言,成立这样一个联盟,既是基于产业结构偏重的现实考量,也是着眼培育新增长点的长远谋划。今年的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石化钢铁行业重点企业绿色转型,加强绿色低碳科技攻关,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光伏、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新能源车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碳”索前行,不仅要搭平台,更要聚企业。打开集中签约项目清单,龙头企业竞相“进场”。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在栖霞区建设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围绕石油化工、热电、建材及钢铁行业,培育二氧化碳捕集及纯化、矿化利用、氢能技术、生物质技术等技术团队;华润电力接连在六合区和溧水区布局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能源;投资3.5亿美元的雷神清洁能源总部落户溧水,这里不仅有企业的运营总部、结算总部、上市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还将建设能源配套智能制造基地。

  “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以正面积极的态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南京将在全省全国‘一盘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认为,践行“双碳”战略,企业是应对挑战的主力军,高校也将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扮演好“学”和“研”的角色,打通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堵点,加速研发成果的转化应用。

  “双碳”不仅仅是个风口,更是一场系统性变革。南京率先提出打造低碳先锋城市,目前正在研究起草《南京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以项目化、清单化、指标化为基本要求,拟构建“1+3+12+N”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含新量,在绿色转型中抢得先机、走在前列。

  攀高而进,构建“总部生态圈”

  南京每一年都会举办多场主题鲜明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但把目光聚焦央企区域总部,这还是第一次。

  59个签约项目中,来自央企的多达29个,投资总额近500亿元,其中12个是二级、三级区域总部。“相当于一场活动,就完成了过去一年的央企区域总部招引规模。”南京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说。

  中铁建江苏总部落户江北新区,华能集团分布式能源开发总部选址江宁区,中国建材投资百亿在鼓楼区建设华东总部……《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刚出台一个多月,“中字头”企业就纷至沓来,各板块出手之快,引发业界关注。

  “南京正在兑现它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城市能级方面的优势。”仲量联行南京战略顾问部总监王萌认为,作为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十的中心城市,南京无论是综合实力、营商环境还是发展前景,都符合总部企业入驻的要求。在长三角一体化提速的背景下,性价比更高的资源要素,让南京更具竞争力。

  事实也正如王萌分析的那样。历经十年精耕,南京已认定总部企业234家。2019年以来,7家世界500强、19家中国500强、10家跨国公司、3家央企、81家行业领军企业在宁布局总部,其中不乏T3、小米有品、一汽这样的行业龙头。还有89家本地企业实现能级提升,获得母公司授权承担总部职能。

  中电建(南京)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芦明强没有想到,从中电建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成长为企业的二级总部,前后只用了不到4年时间。“2018年落户玄武时,我们是集团第一批进军南京的子公司,而如今,中国电建投资、研发、建设等各板块的二级单位基本都来了。”让他感受最深的是,随着自贸区、南京都市圈相继获批,各大产业突飞猛进,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南京的发展有目共睹,强劲的势头令人震撼,企业也获益匪浅。”

  重组升级,目的在于抢抓城市跃升的机遇。芦明强说,南京更侧重于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这与中电建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也更加坚定了在这里扎根的信心。围绕可再生能源领域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企业将以长三角为依托,辐射全国市场,今年力争实现订单和营收“双10亿”。

  总部企业,尤其是央企的总部和区域总部,是今年南京招商战线重点攻坚的方向。此前,南京市委市政府已组织开展多轮研讨和部署,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联动协同,积极向上争取资源,举全市之力发展总部经济。

  这样的决心,从“三年行动计划”中可见端倪——新认定的综合型总部企业,落户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首次入选“世界500强”的总部企业,给予3000万元一次性奖励;总部企业并购重组上市公司并将其迁回南京,给予500万元奖励;从建设用地、融资服务、人才激励、通关便利等多个层面给予支持……瞄准“塔尖企业”,南京用真金白银的政策和真情实意的服务,涵养“总部生态圈”。

  总部经济向更高层次攀登,需要城市空间的重塑和产业的腾挪。目前,中心城区仍是总部企业落户的首选,玄武、秦淮、建邺、鼓楼4个主城区的企业数量占据了全市“半壁江山”。南京市发改委外资处副处长张晖介绍,未来三年,南京将着力构建以江北新区、河西新城和南部新城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为核心,以玄武铁北、鼓楼滨江、栖霞燕子矶、雨花软件谷南园、江宁百家湖九龙湖五大总部经济重点园区为依托的总部经济格局,到2024年,新增总部企业120家以上,新建高端商务楼宇80幢以上。

  迎难而上,拼出“招商精气神”

  活动取消,拜访延期,签约推迟……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南京招商人的工作节奏。

  招商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越是困难重重,越要调整状态,转换思路。三年来,“直播考察”“云端洽谈”“在线拜访”已经成为基层招商队伍的新常态,以商招商、资本招商、机构招商、产业链招商、校友圈招商等各种新渠道也快速打通,一系列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的“新打法”和“金点子”,确保南京优质项目不断档。而不变的,是南京招商人对有效投资孜孜以求,对重点项目锲而不舍的“拼命三郎”精神。

  如果不是疫情,浦口经开区招商四局局长陈云,此时应该在深圳、广州拜访集成电路企业,“金三银四,往年这个时候,是招商小分队最忙的季节。”但现在,他已经习惯了白天忙防疫、晚上盯项目的工作节奏。22日,陈云在核酸检测点上忙了一天,驱车回家,他又连夜跟客商通过视频敲定项目细节。招商团队夜以继日,拼出浦口经开区招商成绩的逆势上扬。一季度,园区签下44个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利用内资超60亿元,同比增长97.3%,宽能半导体和交通工业化建造生产基地两个项目参加了此次集中签约。

  既要埋头苦干,也要会用巧劲。

  客商因为疫情无法现场考察办公场地,雨花经开区招商局以“数字孪生”技术将园区新天时等载体搬到云端,一层一层、一间一间展示给企业看,热情的讲解、细致的服务,深深打动了投资方。

  为拓展优质项目信息源,南京市投促局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建立伙伴关系,通过央地互动加强对国际头部企业和总部企业招引力度。南京还充分发挥市属国资平台资源优势,与央企开展深度对接,成功签下4个项目。

  从签约前的捕获信息、跟踪推进,到落地后的工商注册、手续审批,再到建设中的资源协调、施工保障,服务企业也是招商引资。

  刚刚尘埃落定的荣耀软件研发总部项目,雨花台区及中国(南京)软件谷招商团队跟进了快两年。2020年11月从华为剥离后,荣耀在软件谷设立研发中心,依托园区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企业发展如鱼得水。得知荣耀计划设立软件研发总部,南京研发中心主动化身“牵线人”,最近3个月,园区招商团队与深圳总部及南京分公司对接20余次,最终促成项目顺利落户。

  “项目签约不是大功告成,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软件谷招商合作部部长赵华说,目前园区已成立荣耀软件研发总部项目的服务专班,近期将并联推进设计、审批、装修施工等流程,力争今年8月进场,年底交付,明年3月投用。

  吸引更多投资,集聚更多项目,贡献更大产出,南京的承诺掷地有声:政策直达、免申即享,推动各类惠企政策“秒触发、云兑现”;一网通办、一站服务,做到流程最优、环节最少、用时最短;尽心竭力、保障要素,让企业不为围墙之外的事情操心;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对企业提出的各类诉求逐一落实、限时办结。

  落地为要,保障“项目全周期”

  在全国考察了10多个城市后,广州昂科免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最终选择了江宁区。让企业最终做出决定的,除了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丰富的高校毕业生资源,还有南京对项目落地的保障能力。

  昂科生物计划投资10亿元在南京建设研发运营和生产基地,需要80亩工业用地。“土地指标是各地最紧张的资源,我们以为要拖上一段时间。”让企业总经理方显锋没有想到的是,江宁区得知企业需求后,立即启动重点项目调度工作机制,市、区相关部门的联动,克服重重困难,“挤牙膏”一样为企业解决了用地问题,“效率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高质量的项目,不仅要签得下来,更要落得下来,产得出来。针对项目推进转化中遇到的难题,南京实施板块主办、市投促办会商、市政府调度的会办机制,通过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着力解决重点招商项目招引、推进和落地过程中的问题,尤其是土地指标、能耗双控、用工招聘等直接影响项目进度的事项,最大限度为企业排忧解难。今年一季度,投促系统已召开3次重点招商项目预协调会议,为14个项目出谋划策。

  能耗双控的背景下,制造业最关注的就是用电。浦口经开区企业伟测半导体,正式投产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就在几个月前,偌大的车间还是一个物流仓库。企业总经理刘琨最揪心的,是用电配套能否跟上。厂房改造初期,企业提出了电力增容的需求,园区即刻响应,火线对接供电部门,第一时间解决了问题,“南京速度,必须点赞。”

  疫情多点散发,人员流动受阻让“招工难”“用工贵”问题更加突出。人社部门主动介入,“云招聘”、直播带岗、订单式招聘应接不暇。省重大项目南京龙鑫电子科技计划上半年投产,但巨大的用工缺口让企业如坐针毡。溧水区第一时间为企业推荐中介服务平台,目前已储备200多名有求职意向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最近企业专门向溧水区人社局赠送了“真心实意为企业,全力解决用工难”锦旗。

  项目的需求在哪里,要素保障就要跟进到哪里。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南京正通过建章立制打造管理闭环,按照“谁签约、谁负责”原则,优化对签约项目落地转化的考核机制。南京市投促办加强对会办事项的跟踪,倒逼责任板块盯紧盯牢项目注册领照、开工运营、资金到账等环节。相关部门还将建立项目清单,实时跟踪项目进展,定期评估整体推进情况,每季度对问题解决及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查,确保“纸面上”的投资量能转化为“口袋里”的实物量。

  化解项目推进“急难愁”,南京的系统举措成效显著。今年一季度,该市420个市级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601.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5.5%,其中36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44.3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8.8%。南京盛鑫大尺寸硅外延材料产业化、南京中车数字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基地、华天存储及射频类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化等代表性项目都已于一季度开工。

  疫情挑战仍然严峻,增长压力依旧巨大,但南京凭借着强大的“经济韧性”,实现了虎年平稳开局——预计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5%,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签下的是期许,约定的是未来,南京将以更加全面的“稳”保障更高质量的“进”,努力当好全省全国经济发展“压舱石”。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