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粮芯” 端牢饭碗
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基石。江西农业大学有这么一个团队,他们日出而作、日落不息,转战江西、海南,只为找到水稻的最优种质、培育最优品种,在攥紧中国种子这件大事上,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谷雨节气,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一大早,江西农业大学水稻育种团队成员、农学院副院长边建民便开始忙活:通过电话指导南昌市新建区、九江地区的农户进行早稻中稻优良品种的引种试种;联系种粮大户了解早稻种植情况和技术需求。忙完这些,边建民又通过网络视频和海南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南繁小队队员们沟通相关事宜。他告诉记者,团队每年有2万余份水稻材料在海南和南昌穿梭加代育种,通过传统育种和新型生物技术结合,加快新材料创制,培育出更优良的水稻新品种。
早在1996年,国家便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江西农业大学也开始着手培育双季超级稻品种。那时,江西双季稻有的早熟却产量不高,有的高产却不稳产……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培育出集各方所长的超级杂交水稻。而在当时,国内成熟的育种理论,主要是针对单季稻的研究。如何在双季稻方面取得突破,是摆在团队面前的课题。
“当时学校在室内缺乏实验设备,在室外缺乏试验田。农业育种不能违背天时,但培育优秀新品种又刻不容缓。冬天,为了不浪费几个月的农闲时间,团队只得去海南开辟第二战场。”团队负责人、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贺浩华说。通过对大量的水稻材料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比对,针对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气候特点和生产需求,2000年,贺浩华带领团队通过研究创新提出“性状机能协调型”双季稻育种技术体系,开启了超级稻组合选育快速发展的进程。
据统计,2002年以来,江西农业大学水稻育种团队共育成水稻品种70多个,其中6个品种获国家审定,4个品种获农业农村部超级稻认定,8个品种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十三五”以来,团队在加强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策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强化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择,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有效提升了江西省双季稻品种的优质化水平,使更多的优质大米端上百姓饭桌。
作为农林高校,良种培育一头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一头搭建科研育人的桥梁。
“育种是个短期内难出成果的工作,可一旦成功,意义重大,理应坚持。”正在南繁基地做实验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生王丙庆告诉记者,他来南繁基地已有三年,目前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2022年作物遗传育种课题研究。王丙庆说:“我的研究方向是水稻基因功能,希望能取得突破,与团队共同努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小小种子做出大文章。目前,江西农业大学水稻育种团队选育的项目品种和技术已经在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累计推广1.2亿余亩,新增稻谷60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44亿元,为我国水稻生产连丰、乡村振兴发挥了大作用,也不断提升着我省水稻种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批批矢志种业的青年学子从这里走出,传承创新之火,照亮种业未来。(记者 李 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