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走出农村教育发展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2-05-19 15:32:00来源: 山西日报

  在左云县的山沟沟里,琅琅读书声,驱赶着山乡的寂寥,推动着文明的脚步,拔掉了穷“根”,牵引着穷乡僻壤一步步走向富裕繁荣……“草根教育家”马文有带领左云综合技术学校的一群人,在这里蹚出一条农村教育发展新路子。

  老百姓——

  先有学校,后有山乡的热闹

  1962年秋,刚从原晋北师专毕业的马文有背着行囊,顺着曲折盘旋的羊肠小道,来到了左云县井儿沟。位于石板坡上的村小学由一座古庙改建,院子里杂草丛生,门窗上横七竖八钉着木板,教室里泥巴做的桌子椅子东倒西歪,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令马文有心急火燎的是,开学了,前来读书的孩子寥寥无几。他开始走村串户说服家长让孩子读书。那一次,他掏空口袋,费尽口舌,总算把十几个孩子“拽”到了学校。琅琅读书声,点亮了这个小山村文明与发展的“星星之火”。

  “先让娃娃们有吃的,填饱肚子再读书。”师生们在古庙后的荒山上开垦出地,种山药、蔬菜,免费给孩子们吃。学校里有吃的,来读书的多了起来。

  三载时光过去,因居住分散,孩子们上学要翻山越岭,走很长的路,要住校,破庙难以容纳。已担任校长的马文有灵机一动,瞄上了一个废弃粮油加工厂,很快,师生们一齐动手整修,用勤工俭学积攒的钱,建成了当时左云县第一所最漂亮的农村中学。后校舍坍塌,师生们又抡开镢头,建起了占地2亩、可容纳400余名学生的新校,吸引了周围十乡八里的中学生前来就读。

  后来,师生们又用滚雪球的办法,建起了占地200亩的学校,更名为左云县职业技术学校,小学、初中、职教都有。农民夜校也开了起来。周围人气越来越旺。“先有了这所学校,后有了周围村庄的热闹。”老百姓喜滋滋地说。

  马文有——

  农村发展需要各类人才

  “让娃娃好好读书,长大了离开这个穷山沟,到山外混出个模样来。”上世纪70年代,山里人对孩子还只有这一个盼头。但让他们不解的是,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悄悄冒出个“学农基地”,里面长起高粱、荞麦、胡麻、山药蛋……

  那个毕业于某农业学校的赫嘉夫老师,一有空闲就带领娃娃们又耕又刨,美其名曰:科学种田。引进的先进麦种亩产达到450多公斤,脱毒马铃薯亩产达到3700多公斤,师生们甚至搞起植树造林实验。利用课余时间,每个班级种起一块试验田、一方树林、一片花草,还有学汽车驾驶的、学兽医的等。这引来一片质疑:这样下去,娃娃们长大了还是当乡巴佬,书读不读还不是一个样?

  但马文有心里有底:“咱山里人为什么穷?根子在脑子里没有文化。要挖掉穷根,不光是培养几个能走出山外的大学生,更要紧的是让众多娃娃学到‘科学致富’的本领,成为咱山里需要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才能把家乡建设好!”马文有横下一条心,在初中渗透进技术教育,山乡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学校就开什么样的课、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先后开设了经营管理、煤矿测绘、机电、农技、幼师、计算机等十几个专业。

  专家——

  教育承担起驱除愚昧和贫困的时代重任

  出乎乡亲们的意料,学校里培养的学生成了“香饽饽”,全县各乡各镇都来争着“抢”人才。山里人惊奇的眼睛越睁越大,慢慢地明白了其中的理儿。

  娃娃李永财在山沟沟里鼓捣起“京奥农业科技公司”,繁育出83个新品种,为父老乡亲无偿赠送优良种子8万公斤,还把种薯玩出了“花样”,搞研发、繁育、营销、储藏一体化,引得周围的村子全跟着种薯,乡亲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农民刘拴平从小家中就穷得叮当响,他在校学会了汽车修理,毕业后办起一个修理厂,干得红红火火,还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改变了命运,10年后成了省里的“十佳创业之星”。

  半个世纪以来,“石板坡”共培养各类人才5.2万名,有的成为技术能人、商界精英、农民致富带头人,有的当了人民教师、医生、公务员……左云县店湾、水窑等周边乡镇的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80%以上是这里的毕业生。

  看到了知识的价值,人们如梦初醒,渐渐认可了“石板坡”,纷纷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1984年9月,店湾镇政府也设在了这里;到左云县的客人,总要到“石板坡”看看,领略一番这个山乡发展的“支点”。店湾镇成了闻名山西的“小康乡镇”。2011年,马文有又将目光投向十里河畔,投资2.5亿元,占地215亩的现代化学校如今已巍然挺立,与大城市的学校相比也毫不逊色。集农、科、教、文于一体的“毛皂圣天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也启动起来……

  获得“全国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等108项荣誉,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马文有还在教育路上奋斗,他说,要把这里建成当地农村发展的“动力源”“发动机”,向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发展活力”。(李林霞)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