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办“活”博物馆用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心灵

发布时间:2022-05-19 16:12:00来源: 湖南日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近年来,博物馆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文化场所之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许多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龙,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时常“一票难求”,逛博物馆成了不少市民,尤其是家长、学生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在这股“博物馆热”的潮流下,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博物馆如何持续办出影响力,从“网红”走向“长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一个“活”字道出答案。一段时期来,借《千里江山图》的灵感而创作的舞剧《只此青绿》一再加演,打破演出场次纪录;刷屏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让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重量级国宝以20亿次的播放量名扬海内外;马王堆动态复原展《一念·辛追梦》公益演出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穿越”千年,梦回大汉……广大文博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用丰富、新颖的艺术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如一堂堂生动的人文历史教育课,走入了千家万户的心坎里。

  办“活”博物馆,更要善于调动一切创新因素。正如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所说,“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当前VR(虚拟现实)、智能体感互动、3D模型等新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成了大部分博物馆的标配;这几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不少地区博物馆适时推出“云展览”“云游博物馆”。去年3月,众网友围观了三星堆的挖掘现场。新技术最大限度呈现了三星堆文物之美。博物馆一头连接着历史,一头关联着未来。坚持立足传统,与时俱进,它就会更有生命力。

  推开博物馆这扇门,能洞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辉煌与灿烂。当下,正是博物馆建设的最好时代。“十三五”期间,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至5788家,增幅23.4%,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至12亿人次,年均增加1亿人次。博物馆从冷到热,映衬着中国人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正不断升级。曲高不和寡,踏着新时代的奋斗节拍,博物馆建设乘势而上,必然办得越来越活,让传统文化更好地抵达寻常百姓。(杨兴东)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